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新型前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二期植入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共34只眼,一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19只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2只眼,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4只眼,外伤性白内障3只眼;二期植入15只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术后8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7只眼.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一期植入术后68.4%(13只眼)视力≥0.5,其中≥1.0有3只眼,占15.8%,二期植入术后73.3%(11只眼)视力......

    作者:蔡季平;魏锐利;朱莉;朱煌;李由;周浩 刊期: 2001- 02

  • LASIK前后非接触性眼压测定值的分析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前后非接触眼压计(NCT)测量值的变化及其屈光度矫正值和术中角膜切削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LASIK392眼按等效球镜分为A,B,C,D4组,对术前术后的NCT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眼压改变值与预屈光度矫正值和术中角膜切削厚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1)各组术前NCT测量值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2)各组术前术后NCT测量值的改变差异有......

    作者:刘苏冰;聂晓丽;刘凤云;唐秀侠;辛宝莉 刊期: 2001- 02

  •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探讨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应用VISX20/20B型准分子激光仪,采用多光区切削法治疗-15D以上超高度近视.术后随访19~38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佳矫正视力0.69±0.19,术后裸眼视力0.61±0.11.术后3月左右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明显,1年后轻,该组haze平均(0.53±0.17)级,屈光度回退平均(3.15±1.56)D.结论对于......

    作者:杜之渝;周希媛;张大勇;郭红;李祥平 刊期: 2001- 02

  • 老年黄斑变性玻璃膜疣的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老年黄斑变性(AMD)玻璃膜疣的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16眼早期AMD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ICGA.结果(1)FFA早期玻璃膜疣为透见荧光,后期部分呈现着色现象.(2)ICGA早期可见脉络膜充盈迟缓或不规则,后期可见脉络膜渗漏高荧光区、点状强荧光及斑状强荧光团.玻璃膜疣为遮蔽荧光.此外可见涡状静脉异常.结论AMD早期即有明显的脉络膜循环紊......

    作者:郭丽花;姜德咏;唐朝珍 刊期: 2001- 02

  • 玻璃体切割术后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效果、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用灌注头维持眼压.用睫状体沟缝线固定法植入后房型IOL21例(21眼).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1者1例(占5%),0.2~0.4者4例(占19%),0.5~1.0者16例(占76%).术中并发症:脉络膜脱离2例,玻璃体出血3例.术后并发症:1OL偏斜1例,视网膜脱离3例.结论该术式可获得较理想的视力恢复效果.......

    作者:李秋明;王文战;郑广瑛;杨进献;张效房 刊期: 2001- 02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囊膜混浊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可能引起后囊膜混浊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05例经过6~18个月临床随访的患者中,发现与后囊膜混浊的相关因素是术后第1天前房反应及人工晶状体类型,其它因素包括病人性别、年龄、白内障类型、核硬度、眼轴长度、术中超声时间等均与后囊膜混浊无关.结论减轻术后第1天前房反应及选用丙烯酸酯类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有助于减少后发障的发生......

    作者:卢奕;金怡萍;陆国生 刊期: 2001- 02

  • 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观察

    目的评价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探讨人工晶状体屈光度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85例(96眼)4~14岁儿童行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先天性白内障29眼,外伤性白内障67眼.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结果除1例合并黄斑病变外,术后矫正视力普遍提高,视力>0.05占98.8%,>0.3占68.5%,>0.5为31.5%.术后葡萄膜炎及后囊膜混浊较成人严重,发生率分别为71.9%和37......

    作者:陈璐 刊期: 2001- 02

  • AgNORs与C-erbB2癌蛋白的联合检测在泪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AgNORs)和癌基因蛋白C-erbB2与泪腺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临床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组织化学、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7例泪腺肿瘤及10例正常泪腺组织的AgNORs4项参数和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AgNORs颗粒面积、颗粒数在正常泪腺组、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中依次增高,分别为(2.38±0.81)μm2/核、(4.42±1......

    作者:郭素珍;宋国祥 刊期: 2001- 02

  • 变应性结膜炎动物模型

    变应性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病,临床治疗缺乏理想药物.开发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治疗变应性结膜炎新药十分必要.评估新药的疗效需建立变应性结膜炎动物模型,就变应性结膜炎模型的诱导方法及结果进行综述,以利于开发新的抗变应性结膜炎眼药.......

    作者:徐岩;陈祖基 刊期: 2001- 02

  • 干眼症检查的进展

    干眼症是导致眼部不适,甚至引起视力障碍的常见病,其病因及病理生理十分复杂.在干眼症的诊断中,传统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眼表面荧光素染色、虎红染色等检查均存在其不足.近年来干眼症的检查手段得到很大发展,检查方法达数十种之多,不仅提高了此病诊断的准确性,而且可进行病因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复习了近年来关于传统的和新发展的干眼症检查方面的文献,对各检查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应证进行综述.......

    作者:张梅;陈家祺;刘祖国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