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4年第6期文章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在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背景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发生的后囊膜混浊(PCO)与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增生和迁徙有关,曾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否可促进LECs的迁徙尚不清楚.目的探讨IGF-1/IGF-1受体(IGF-1R)系统对LECs迁移能力的影响,为临床上防治PCO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永生化LECs系(HLEC-B3)细胞在DMEM中进行常......

    作者:马波;杨文;吴利安;张林 刊期: 2014- 06

  • 缺氧及小干扰RNA转染对人RPE细胞增生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表达的影响

    背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为视网膜表面发生无血管、纤维细胞性增生膜,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在PVR发展中的作用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hRPE细胞PDGF-BB表达及增生的影响.方法hRPE细胞在6孔板中培养,实验组用10、15、20、30、40μmol/LCoCl2模拟体外培养hRPE细胞的缺氧......

    作者:李芳;李敏;邢怡桥;吕明良;周舟;钟海彬;曾思明 刊期: 2014- 06

  • 紫外线B照射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质膜钙ATP酶3表达的影响

    背景细胞质膜钙ATP酶3(PMCA3)参与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Ca2+的平衡,可能与白内障的病理过程有关,紫外线B(UVB)是引起白内障的重要因素之一,但UVB对LECs中PMCA3表达的影响少有报道.目的研究UVB对人LECs系B-3(HLEB-3)PMCA3表达的影响.方法对HLEB-3细胞进行培养和传代,当细胞达80%以上融合时分别暴露于用不同剂量(0、5、10、20mJ·s/cm......

    作者:吴秋欣;郭大东;毕宏生;王道光 刊期: 2014- 06

  • 视网膜抗原免疫联合内毒素诱导的新的EAU小鼠模型

    背景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多年来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仍是沿用传统的造模方法制备相关的动物模型,与人类的葡萄膜炎自然病程有较大偏差.目的本研究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PS)替代百日咳毒素(PTX)作为主要诱发因素,建立更符合人类自然发病环境的新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视网膜炎(EAU)的动物模型,并与传统的造模方法进行比较,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陈杰;孙卫民;王金泉;宋斗;张超雄;徐晓 刊期: 2014- 06

  • 兔直肌周围结缔组织结构观察与功能分析

    背景灵长类动物眼外肌周围的纤维弹性环结构(Pulley)与眼外肌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但这一观点尚存在争议.观察双眼位置明显不同于灵长类动物的兔眼外肌周围结缔组织结构对分析Pully与眼球运动关系有一定的帮助.目的观察兔眼外肌周围结缔组织结构,分析其与以往报道的人类相同组织结构的异同,探讨这一结构与眼球运动的关系.方法盐酸氯胺酮麻醉成年兔5只,将所有眼眶整体分离固定,每只兔任选一侧眼眶行大体解剖,另......

    作者:孙春华;赵堪兴;林锦镛 刊期: 2014- 06

  • MMC的PTMC-F127-PTMC温敏型水凝胶缓释剂对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调控作用

    背景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抗青光眼术中单次应用丝裂霉素C(MMC)并不能满足术后抗滤过区瘢痕化的需求.构建MMC载药缓释系统可维持术区MMC的有效药物浓度和持续抗瘢痕化作用,同时减少药物对眼组织的不良反应,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使用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F127-PTMC温敏型水凝胶作为MMC的药物载体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0~14周龄的新西兰白兔......

    作者:席蕾;赵峰;王涛;刘炳乾;全大萍;葛坚 刊期: 2014- 06

  • MG13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移行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背景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发生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增生、移行和分化,研究发现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抑制牛LECs的增生,但对人LECs的生物学影响尚不明确.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体外培养的人LECs增生、移行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方法收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的囊膜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培养并传代,取......

    作者:冯雪亮;雷在枝;李冰 刊期: 2014- 06

  • 不同类型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背景白内障的发生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结构和功能的受损有直接关系,而白内障LECs的特征性形态学变化是目前证实细胞结构和功能受损有力的证据,了解不同类型白内障的LECs形态变化对于研究不同环境或不同疾病对LECs的生物学行为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白内障LECs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在白内障摘出手术过程中分别收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晶状体前囊膜各15片,各......

    作者:段海霞;曹志星;管怀进;张天一 刊期: 2014- 06

  • OCT前节模块测量的上下泪河数值与干眼的相关性

    背景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前节模块可实现对泪河进行直接和精确的检测.目的用OCT前节模块对上下泪河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与干眼症状和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方法,收集2010年9-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符合眼表疾病指数问卷(OSDI)评分>20分的干眼患者36例,使用OCT前节模块测量平视状态时上下泪河的高度(U/LTMH,μm)、深度(U/......

    作者:吴元;吴海龙;李海丽;晏晓明 刊期: 2014- 06

  • 衰老标记蛋白30在不同年龄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背景衰老标记蛋白30(SMP30)是一种新型的钙调节蛋白,具有抗氧化、稳定钙离子、抗凋亡等保护作用,研究证实随着年龄的增长,SMP30在机体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减少,但其与不同年龄白内障发生关系的研究少有报道.目的对SMP30在不同年龄组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定性、定位和定量研究,探讨其与白内障发生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非随机对照......

    作者:赖伟霞;谭少健;李霞;邹文进;蒋林志;梁皓 刊期: 2014-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