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
MRI在上斜肌麻痹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病因的解剖基础,研究上斜肌麻痹患者上斜肌影像学的形态变化.方法测量正常人和上斜肌麻痹患者的上斜肌大横截面积和肌容积,确定正常值.应用表面线圈磁共振(MRI)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及三维物体测量方法,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上斜肌的大横截面积为(19.78±1.93)mm2,肌容积为(233.23±14.96)mm3.上斜肌麻痹患者上斜肌的大横截面积......
作者:李月平;赵堪兴;张云亭;李亚军 刊期: 2004- 06
-
实验性屈光参差产生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对立体视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实验性屈光参差及其造成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对立体视的影响.方法在正常眼前放置正、负球镜,人工诱导单纯性远视、近视性屈光参差.自制在同视机分视下的,由双屏显示的计算机立体视及不等像视检查,分别分析实验性屈光参差产生的视网膜像模糊和不等像视各因素对立体视的影响.结果不等像视达到8%时,立体视锐度开始迅速降低.实验性屈光参差和视网膜像模糊在各参差度比较中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当不等像低于8......
作者:徐进;胡聪 刊期: 2004- 06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泪膜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泪膜功能.方法前瞻性研究34例HIV/AIDS患者,对照组为40例HIV阴性者.分别行眼干症状询问、泪膜破裂时间测定(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病例组TBUT和SIt结果及TBUT和SIt异常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的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病例组出现眼干症状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组......
作者:李海燕;庞国祥;叶俊杰;郭立斌 刊期: 2004- 06
-
人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57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DR分级标准,再将其分为3个亚组)及5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瘦素和IGF-I浓度的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8.8±3.4)ng/mL与健康对照者(8.5±2.5)ng/m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15例......
作者:郑志;李春霞;潘红飚;陈海冰 刊期: 2004- 06
-
改良式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改良玻璃体切割术中的结膜和巩膜切口以大限度减少组织损伤.方法将176个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的176眼分为改良切口组(108眼)和传统切口组(68眼).改良组眼结膜切口位于11∶30~12∶30,然后沿角巩膜放射状剪开,巩膜灌注穿刺口位于12∶00平坦部.传统切口组进行原半周或全周角巩膜结膜切开,巩膜灌注口位于颞下平坦部.对术后1~2个月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结膜伤口愈合良好,三面镜下未见周边......
作者:黄爱国;赵朝霞;李蕴随 刊期: 2004- 06
-
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理论计算值与Orbscan测量值的比较
目的比较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理论计算值与角膜地形图(Orbscan)测量值之间的差异,评价Orbscan在角膜屈光手术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球面折射公式计算64例64眼角膜后表面屈光力;Orbscan测量受试者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结果角膜后表面屈光力Orbscan平均测量值为-6.59D±0.22D,平均理论计算值为-5.04D±0.14D,Orbscan平均测量值与平均理论计算值差异为-1.55D±......
作者:倪海龙;陈彬彬;王勤美 刊期: 2004- 06
-
家族性高度近视的像差研究
目的通过寻找家族性高度近视的像差特点,探索其像差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可能性,分析异常像差在近视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对家族性高度近视、单纯性近视、正视眼共155例进行像差检查,比较各组间像差的差别.结果家族性高度近视组与单纯性高度近视组,在屈光度相似的条件下,前者的整体像差明显高于后者;在各阶和各项像差的比较中,家族性高度近视表现为高阶像差(第6、7阶)和第5项像差的明显增高.而在单纯性近视组低、中、......
作者:艾立坤;李维业;焦永红;刘玉华;贺极苍 刊期: 2004- 06
-
青光眼患者血清及房水一氧化氮浓度的测定
目的测定青光眼患者血清及房水一氧化氮(NO)浓度并探讨其在青光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实验患者分为青光眼组和白内障组,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及房水NO浓度.结果两组患者血清NO浓度无显著性差异,青光眼组内各类型之间血清NO浓度亦无显著性差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NO浓度较对照组及其他类型青光眼显著降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房水NO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眼压升高可引起......
作者:楚艳华;申家泉;康汝秀 刊期: 2004- 06
-
近视眼在低强度幕罩眩光光源下的失能眩光
目的探讨在低强度幕罩眩光源下近视眼是否存在失能眩光.方法测定正常人30例50眼、低度近视29例48眼、中度近视53例80眼、高度近视50例80眼在白天及夜晚状态下有无眩光时的对比敏感度并计算眩光失能值.结果有无眩光时对比敏感度函数相比较,高度近视组白天仅在1.5及6cpd处差异有显著性,有眩光时CS增高,夜晚则仅在3cpd及18cpd处有眩光时CS显著降低.在夜晚状态下3cpd处高度近视组眩光失能......
作者:李晓华;吴德正;龙时先;梁炯基 刊期: 2004- 06
-
无玻璃体眼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无玻璃体眼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8例(8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无玻璃体眼行经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固定术(PC-IOL).术后随访3~56个月.结果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佳矫正视力,其中≥0.5者1眼,≥1.0者3眼.术中低眼压2眼、眼球塌陷1眼,术后前房积血3眼,玻璃体积血3眼,人工晶状体脱位1眼,一过......
作者:韩琪;颜华;陈松;赫天耕;许瀛海 刊期: 2004- 06
动态资讯
- 1 超长深度扫描OCT测量人工晶状体眼调节下眼轴变化的重复性评价
- 2 IL-1α对体外培养的牛小梁网细胞MMPs及TIMPs表达的影响
- 3 关注眼内散射光对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的影响
- 4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3年征订启事
- 5 滨州地区早产儿眼病筛查及随访分析
- 6 巩膜上腔麻醉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观察
- 7 过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二次撕囊法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 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大鼠玻璃体和血清中的表达
- 9 自体角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评估
- 10 表观遗传学与视网膜疾病的关联研究
- 11 长链非编码RNA-MIAT在转化生长因子β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 12 翼状胬肉患者术前和术后泪液功能的临床研究
- 13 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死亡机制及潜在治疗策略
- 14 螨虫性睑缘炎研究进展
- 15 荧光标记大鼠全角膜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方法研究
- 16 视网膜视细胞的成片移植
- 17 翼状胬肉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 1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9 速效救心丸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一例
- 20 光学质量分析系统对不同材质和屈光指数的IOL植入眼视觉质量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