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青年近视患者无症状视网膜裂孔的特征与处理

    目的探讨青年近视患者无症状视网膜裂孔的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无任何自觉症状要求做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比较不同屈光度患者中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结果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为2.43%,其中88%为变性萎缩孔.低度、中度、高度近视的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分别为0.17%、1.93%、22%(P......

    作者:李甦雁;王丹梅;张正培 刊期: 2005- 04

  • 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基因连锁定位和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

    目的对一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的连锁定位,并对候选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在家系中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以确定与疾病连锁的染色体区域,对该区域附近的候选基因进行直接序列分析.结果此家系致病基因的小可能区域(MCR)被定位于19号染色体微卫星标记D19S246和D19S601之间不到5厘摩(cM)的区域.对该区域附近的候选基因进行直接序列分析的结果并未发现致病性基因突变.结论CR......

    作者:陆莎莎;赵晨;李宁东;陈薇英;赵堪兴 刊期: 2005- 04

  • 同一切口完成硅油取出和白内障摘出术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硅油存留眼同一角巩膜切口完成硅油取出和白内障摘出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3例(23眼)原硅油充填眼行超声乳化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硅油取出术.后囊撕开,使硅油经瞳孔和巩膜隧道排出.结果全部病例硅油完全取出,17眼顺利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均保持视网膜脱离术后水平或有所提高.所有病例未发现玻璃体出血、持续性角膜变性、后发白内障和与手术相关的黄斑囊样水肿.术后3个月复查3例视网膜再......

    作者:黄爱国;余晓临 刊期: 2005- 04

  • 儿童眼部分离细菌的病原学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14岁以下儿童的眼部标本培养细菌的菌属分布.方法对1989~2000年送检的798份14岁以下儿童的眼部细菌培养标本,进行革兰(G)染色分布、细菌菌属分布及随年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培养阳性的细菌250株,12年平均培养阳性率为31.3%,其中G+球菌127株,占50.8%;G+杆菌35株,占14%;G-球菌30株,占12%;G-杆菌53株,占21.2%.放线菌5株,占2%.培养阳性......

    作者:赵慧英;李然;王智群;邓世靖;张岩;罗时运;孙旭光 刊期: 2005- 04

  • 老年性及先天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老年性及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3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5例先天性白内障患者及15例正常人LECs中的凋亡细胞及c-fos、c-jun等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LECs凋亡率为15.10%±7.83%,正常对照组为0(P0.05).老年性白内障组中c-fos及c-jun......

    作者:苏颖;刘平;王继群;山艳春;徐锦堂;陈剑;王峰 刊期: 2005- 04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早期诊断的意义

    目的评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对9例16眼VKH患者早期行OCT检查,并行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全部病例均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1周后复查OCT1~2次.结果9例16眼VKH患者早期OCT检查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隆起呈泡状或多囊状,其脱离高度176~1209μm,平均高度(864.0±234.4)μm......

    作者:杜冰;古洵清;黄丽娜;张国明;赵铁英;曾键 刊期: 2005- 04

  • 成人眼屈光面光学特性的演变与正视的探讨

    目的探讨成人的正视化机制,了解成人各屈光因子的年龄变化规律.方法将129例正视状态健康成人按年龄分为4组:A组为20~29岁,B组为30~39岁,C组为40~49岁,D组为50岁以上.使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测量各组屈光介质参数:角膜总屈光力、角膜前表面屈光力、角膜后表面屈光力、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总屈光力、晶状体前表面屈光力、晶状体厚度及眼轴长度,并进行比较.分析各参数随年龄......

    作者:张艳玲;蔡剑秋;郑穗联;施明光 刊期: 2005- 04

  • 明视负波反应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视网膜电图的明视负波反应(PhNR)是在明适应条件下,用亮光刺激时,在正向b波后记录到缓慢的负向电位,但当用色光作背景和色光作为刺激光时,PhNR反应明显增大.动物实验证实PhNR产生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及其轴突,在实验性青光眼的视野轻度缺失时出现PhNR振幅下降.PhNR可以在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呈特征性的振幅降低,并在可疑开角型青光眼中表现PhNR振幅降低.提示PhNR可以作为早期开角型青光眼损伤......

    作者:李明翰;吴德正 刊期: 2005- 04

  •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溶栓治疗进展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中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的致盲性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旨在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和保存现有视力,没有从根本上解除血栓的阻塞作用.全身应用肝素、华法令或链激酶溶栓药物已被证实对提高视力没有明确帮助,并且存在全身或局部出血的风险.学者们从新的角度进行溶栓方法的改进,有可行性并取得一定效果.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溶栓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陶勇;姜燕荣 刊期: 2005- 04

  • LHON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表现典型的母系遗传特征,与线粒体DNA(mtDNA)突变相关.然而单一的mtDNA遗传模式不能解释LHON患者男性占优势、外显率逐渐减少、女性患者发病年龄较晚和仅视神经受累等其他的临床特征.对LHON的两种遗传模式即mtDNA遗传模式和mtDNA与核基因互作遗传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阳菊华;童绎 刊期: 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