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09年第3期文章
  • 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脂质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对体外培养的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转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视网膜组织块法培养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振荡法分离纯化细胞,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负载pEGFP-N1质粒转染Müller细胞,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后12、24、48、72h的转染效率.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转染和未转染细胞的活力......

    作者:熊思齐;夏晓波 刊期: 2009- 03

  • HIF-1与VEGF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HIF-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HIF-1与VEGF分别在32例翼状胬肉与11例人正常球结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2例翼状胬肉中HIF-1的阳性表达率为62.5%(20/32),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84.8%(27/32),11例正常结膜组织中HIF-1的阳性表达率为9.1%(1/11),VEGF的阳性......

    作者:李明渊;唐仁泓 刊期: 2009- 03

  • 糖皮质激素对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治疗前后葡萄膜炎患者PBMC上清液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2、IL-4和IL-10水平的变化,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急性葡萄膜炎患者PBMC上清液IFN-γ、IL-2、IL-4和IL-10水平与IFN-γ/IL-4、IFN-γ/IL-10比值明显......

    作者:郑曰忠;时冀川 刊期: 2009- 03

  •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对各期圆锥角膜后表面形态的研究

    目的分析各期圆锥角膜后表面的形态特点,为完善圆锥角膜形态特点的描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各期圆锥角膜患者(符合Rabinowitz诊断标准)248例(248眼)及正常对照(正视或低度近视患者)143例(143眼).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角膜,统计分析后表面屈光度、后表面高度、角膜厚度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计算各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临床组、亚临床组、可疑圆锥角膜组和正常组的平均......

    作者:徐艺;戴锦晖;褚仁远;汪琳;李梅 刊期: 2009- 03

  • EXTEND可吸收合成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EXTEND可吸收合成泪道塞(EASI)治疗干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42眼)轻中度水液缺乏性干眼(ATD)患者采用EASI进行泪道栓塞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和3个月对患者行干眼症状的问卷调查,同时观察泪河高度(TMH)、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染色、丽丝胺绿染色和SchirmerⅠ试验(STⅠ),治疗前和3个月时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IC).结果......

    作者:李海丽;刘爽;晏晓明 刊期: 2009- 03

  • 硫唑嘌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血管炎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原发性视网膜血管炎(IRV)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37眼)IRV患者硫唑嘌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眼部炎症、视力情况、不良反应、复发率及口服泼尼松(龙)的剂量.结果硫唑嘌呤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眼部炎症缓解,62.2%的患眼视力提高,27.0%保持不变,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复发率降低,65.2%的患者应用泼尼松(龙)的剂量减少.结论硫唑嘌呤联合泼尼松......

    作者:周婉瑜;张美芬;胡天圣 刊期: 2009- 03

  • Toric人工晶状体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Toric人工晶状体(IOL)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及在囊袋内的稳定性.方法收集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伴有角膜规则散光的患者32例(35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法植入ToricIOL.观察术前、术后裸眼视力(UCVA)及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角膜散光、预计残余散光、术后残余散光、IOL旋转度,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92%患眼UCVA≥0.5,78%患眼UCVA≥0.8,BCVA≥0......

    作者:刘荣;张红 刊期: 2009- 03

  • 翼状胬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多种不同的解释,而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多数研究表明,翼状胬肉的主要诱因是环境因素,紫外线过强刺激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密切相关,还有如眼部长期受到风沙、烟尘、热、花粉等过度刺激,遗传因素、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及解剖因素等等,种种诱因使角膜缘上皮屏障破坏,继而结膜变性与增生而发生本病,在此过程中,免疫因素参与的成纤维细胞转化起重要作用.对翼状胬肉的病因及......

    作者:李淑琳 刊期: 2009- 03

  • 视网膜电图和多焦视网膜电图ON/OFF反应的研究进展

    ON/OFF反应是人们从视网膜电生理反应中记录到的视网膜给光、撤光反应.它是通过不同的光感受器细胞形成不同的ON/OFF通路来完成.视网膜电图(ERG)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ON/OFF反应的异常可明确提示ON/OFF通路及通路相关细胞的异常,在临床多种疾病,如先天性静止性夜盲,X连锁青年性视网膜病变等的诊断与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就ON/OFF通路(视锥ON/OFF通路,视杆ON/OFF......

    作者:张姗姗;陈长征;杨安怀 刊期: 2009- 03

  • 鼠青光眼模型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青光眼动物模型的建立为研究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鼠类较容易利用转基因技术改造和繁殖,并且鼠眼的结构在很多方面与人眼相似,近年来青光眼鼠模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从高眼压模型和非高眼压模型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者的建模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范海燕;倪卫杰 刊期: 2009-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