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2年第4期文章
  • 视网膜酸化诱导VEGF与PEDF表达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背景缺氧与高糖是引起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的主要原因,可引起视网膜糖酵解作用增强,导致组织酸中毒.目的探讨视网膜酸中毒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影响及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从2周龄雄性SD大鼠中分离出视网膜.分别在NaHCO3调制的pH7.2、6.8、6.5酸性环境的DMEM培养液中培养24h;另外,在上述酸性培养液中培养后用PBS洗涤视网膜2遍后置于pH值......

    作者:朱冬青;郑志;顾青;许迅 刊期: 2012- 04

  • shRNA抑制人RPE细胞中HIF-1α表达下调后IGF-1对VEGF表达的影响

    背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PVD)是一组眼底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主要由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所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RPE细胞的异常增生和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有关,但其信号机制及功能尚不完全明了.目的探讨利用小发卡环核糖核酸(shRNA)使人RPE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沉默后,IGF-1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男性......

    作者:吕明良;李敏 刊期: 2012- 04

  •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及意义

    背景血液循环中内皮祖细胞(EPCs)可参与出生后血管再生和内皮损伤后的内皮修复.既往研究证实,青光眼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导致的血管功能失调和眼内血流减少,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有一定作用.而血液循环中EPCs与全身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密切相关.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外周血中EPCs数量的变化规律,探讨EPCs在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试验为前瞻性研究.选取天......

    作者:赵青;姚宝群;颜华 刊期: 2012- 04

  • 2型糖尿病患者DR不同时期血浆钙卫蛋白水平的检测和比较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时视网膜血管的中性粒细胞浸润,造成血管内皮损伤.钙卫蛋白主要存在于中性粒细胞溶酶体外的细胞质中,通过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参与血管损伤的生物学行为,是一种潜在的临床炎症标志物.钙卫蛋白在DR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钙卫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DR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及其在DR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0例纳入研究,......

    作者:项晓丽;武志峰 刊期: 2012- 04

  • 两种干眼症状问卷评分与干眼临床检查的关联性研究

    背景目前常用的干眼症状评估问卷有两种,但二种问卷结果的关联性及问卷与临床检查的关联性研究尚未见到.如何有效地评估干眼症状,将患者的主观症状进行量化有助于临床上干眼的正确诊断.目的评价标准干眼症状评估(SPEED)问卷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两种干眼问卷诊断干眼的一致性及其与干眼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66例干眼患者先依据SPEED问卷进行评分,并分为轻度症状组(<10分)......

    作者:张佳楠;李海丽;晏晓明 刊期: 2012- 04

  • 环戊通与阿托品睫状肌麻痹效果的差异性评价

    背景为获得准确的屈光不正度数,需要对初诊的屈光不正儿童进行充分的睫状肌麻痹验光,但是如何选择睫状肌麻痹剂存在争议.目的观察环戊通和阿托品对屈光不正低龄儿童睫状肌麻痹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为研究临床上环戊通是否可以替代阿托品进行部分低龄儿童的睫状肌麻痹验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采用自身配对设计的方法,在检查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和配合下,对80例160眼、年龄4~9周岁的屈光不正儿童进行睫状肌......

    作者:刘新婷;张芳;吕帆 刊期: 2012- 04

  • 基于空间频率通道的弱视眼与正常眼对比敏感度的差异分析

    背景对比敏感度(CS)作为弱视诊疗手段之一在临床中已广泛应用,但其与空间频率通道之间的相互影响还有待研究.目的比较儿童弱视眼与正常眼的CS,通过空间频率通道探讨弱视眼CS缺损的原因.方法采用OPTEC6500型视功能测试仪对166眼正常眼和143眼弱视眼进行CS测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非正交旋转法推导空间频率通道的调谐曲线,由半高宽法计算通道带宽,比较通道数目和通道带宽,对弱视眼和正常眼的CS进行......

    作者:王丽萍;张江瑾;邱飞岳;陈宏;孙朝晖 刊期: 2012- 04

  • miRNA在新生血管性眼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非编码的小分子RNA,通过与靶基因转录的mRNA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人类约有1/3的基因受miRNAs调控.新生血管性眼病是眼科的难治性疾病和重要的致盲原因.新研究表明,miRNAs在眼内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miRNAs用于治疗新生血管性眼病具有广阔的前景.就miRNAs的功能及其在眼部的表达、miRNAs与眼内新......

    作者:周琦;张俊 刊期: 2012- 04

  • 细胞外基质相关分子在眼底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眼底新生血管形成是导致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外基质(ECM)固有成分中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经酶解后在体外研究及动物实验中已证实可促进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发生.ECM黏附分子中的整合素α5β1与纤连蛋白在体外可促进内皮细胞黏附、增生,其抑制剂于体内则可抑制CNV、视网膜新生......

    作者:毕超;刘廷 刊期: 2012- 04

  • 近视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视是发病率较高的眼病,其中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是常见的致盲病因.通常认为近视的发生是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病理性近视的发生,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国内外对其基因定位有多种认识,但尚无定论.绝大多数近视属轴性近视,由玻璃体腔的过度延伸导致眼球前后径延长、光线经屈光介质作用后聚焦于视网膜前所致.近视的发生发展受到高位神经中枢和眼内局部两种作用机制的调控.对近视的病因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