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三种仪器对近视患者眼前节生物学参数测量的比较
背景近视屈光手术的开展需要我们对患者眼前节的数据进行精确测量和评估.目前临床上有多种仪器和方法可以对患者的眼前节进行生物学测量,但是哪种方法更为精确和方便,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比较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OrbscanⅡ、超声生物测厚仪对近视患者眼前节参数的测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7......
作者:金红颖;姚克;杨亚波;杜新华;邱培瑾 刊期: 2014- 12
-
高度近视眼睫状沟间距的差异性及其与角膜水平直径的相互关系
背景水平睫状沟间距(STS)和角膜水平直径是选择可植入接触镜(ICL)型号大小的重要参考指标,尺寸和型号不合适的ICL可引起术后多种并发症.既往已有较多关于正常眼的相关研究,但高度近视眼的相关测量结果鲜有报道.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不同径线STS的差异性,研究不同测量仪器获得的水平STS与角膜水平直径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方法于2013年4-6月收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拟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2......
作者:张静;罗汇慧;吴君舒;余克明 刊期: 2014- 12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的成员,通过介导IGF-1的活性促进细胞增生、转移并抑制细胞凋亡,与眼科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IGF-1R在脉络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多种生物学特性,如侵袭和转移等密切相关,同时IGF-1R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共同作用并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发生和发展,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作用于血管......
作者:吕建美 刊期: 2014- 12
-
棘阿米巴角膜炎研究进展
棘阿米巴角膜炎系棘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顽固性、进行性角膜炎,为严重的眼部感染性疾病.棘阿米巴原虫大量存在于自来水、角膜接触镜护理液等中,随着角膜接触镜佩戴人数的增多,该病的发生有迅速增加的趋势.棘阿米巴角膜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尤其是后者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进展较快.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就棘阿米巴角膜炎......
作者:王小强 刊期: 2014- 12
-
骨桥蛋白与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研究进展
眼部新生血管是眼部疾病中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致盲眼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感染性角膜炎等均与新生血管存在一定的关系.骨桥蛋白(OPN)是一种能够促进血管再生与组织修复的糖蛋白,在角膜、脉络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中表达增多,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的发生.OPN与新生血管的关系为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从OPN促进角膜新生血管、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3个方......
作者:孟虎 刊期: 2014- 12
-
OCT的光密度研究在眼科的应用
光密度测量是一种通过结合计算机技术,将待测组织的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化格式,分析图像像素及计算后获得待测组织透射/反射光强度,从而达到客观分析组织特性的一种分析技术.光密度可根据测量仪器产生图像的维度而提供二维或三维的信息,立体、全面地体现组织内部微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在眼科影像中逐渐引起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其在眼科疾病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现结合国内外研究从光密度的定义、光密度在各领域的应用、光密度......
作者:陈镔瑶 刊期: 2014- 12
-
基因重组纤溶酶ocriplasmin治疗玻璃体黄斑粘连的研究进展
玻璃体黄斑界面异常与多种黄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玻璃体切割术解除异常的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尤其是对黄斑的牵拉.由于玻璃体切割术的并发症及自身限制,人们一直致力于药物性玻璃体后脱离(PVD)的研究,其中以基因重组纤溶酶ocriplasmin受关注.大量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试验表明,玻璃体腔内注射ocriplasmin能形成完整的PVD,解除玻璃体黄斑粘连,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上有......
作者:李智冬 刊期: 2014- 12
-
药物性角膜环形浸润一例
患者,女,42岁,因右眼角膜炎3个月反复加重就诊.患者有虹膜炎病史半年余,曾间断球后注射地塞米松10余针,结膜下注射自体血6次,并加用醋酸泼尼松龙、妥布霉素、盐酸托吡卡胺、玻璃酸钠滴眼液点右眼,均每日3~4次,3个月后因眼涩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病毒性角膜炎”,加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小牛血去蛋白生长因子及氧氟沙星眼膏涂右眼,病情有所缓解.后因眼涩、畏光、流泪、疼痛多次就诊,行“抗炎”治疗,病情反......
作者:高瑞;王智群;张爱雪;张阳;孙旭光 刊期: 2014- 12
-
重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鉴别诊断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眼科常见病,以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为典型特征,但部分患者可存在弥漫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大泡性视网膜脱离、纤维素性渗出等不典型表现.由于不典型CSC的表现和症状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可累及后极的炎症类疾病(如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等类似,一些其他全身及眼部疾病也可引起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及不典型CSC表现,临床上常造成误诊......
作者:文峰;吉宇莹 刊期: 2014- 12
-
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研究——邯郸眼病研究
背景如何早期发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或对其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防治PACG的瓶颈问题.目前常用的评价前房深度(ACD)及房角形态的方法均有其不足.周边前房深度扫描分析仪(SPAC)能够测量ACD和评估房角关闭的危险性,具有操作简便、客观、非侵入性等特点.目的探讨SPAC测量前房相关指标及对可关闭房角判断的可重复性和不同测量者间的一致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3年2月......
作者:张烨;李思珍;王宁利 刊期: 2014- 12
动态资讯
- 1 IL-17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模型眼部的表达
- 2 目标区域捕获技术鉴定一RP家系USH2A基因的新复合杂合突变
- 3 大鼠视网膜胚胎发育的形态学改变及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 4 人脐带血浆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的纯化及其诱导玻璃体后脱离的研究
- 5 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累及双眼一例
- 6 整合素在角膜上皮创伤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 7 α-黑素细胞刺激素联合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干眼大鼠眼表的保护作用
- 8 硅油-RMN3与眼前段组织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 9 低氧诱导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对视网膜前体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10 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的临床观察
- 11 糖尿病大鼠泪腺、结膜及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 12 近视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汉防己甲素对离体兔角膜基质细胞抑制机制的实验研究
- 14 全反式维甲酸对Rb细胞的生长及Cx43蛋白分子表达的影响
- 15 首诊疑似眼内炎的过熟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一例
- 16 兔眼LASIK手术前后角膜表面超微结构变化和角膜神经染色观察
- 17 TLRs在大鼠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 18 干细胞在视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 19 气囊导尿管在小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中的应用
- 20 Bad在正常人角膜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