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4年第3期文章
  • 吲哚青绿辅助黄斑前膜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的临床效果

    背景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可与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黄斑假孔、黄斑板层裂孔同时发生,清除眼后极部玻璃体及完整剥离IMEM是治疗的关键.目的探讨吲哚青绿(ICG)辅助黄斑前膜联合内界膜剥离在IMEM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IMEM患者29例29眼,包括单纯黄斑前膜16眼、黄斑前膜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6眼、黄......

    作者:戴方方;金学民;万文萃 刊期: 2014- 03

  • 飞秒激光与常规刀片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早期变化的对照研究

    背景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缺乏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动态变化的研究.了解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动态变化对于预防医源性角膜膨隆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FS-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并与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上皮刀辅助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

    作者:薛超;王雁;左彤;耿维莉;金颖;张琳;李晶;谢丽丽;李智敏 刊期: 2014- 03

  • 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疗效比较

    背景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TDCP)既往仅用于视功能差的晚期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进步,目前其适应证逐步扩大,已有报道将其用于不同时期的多种类型青光眼,但相关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较少.目的比较TDCP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持续性高眼压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设计.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解放军第180医院眼科确诊为PAACG......

    作者:李维娜;梁宗宝;邓艺萍;李学喜;魏锐利 刊期: 2014- 03

  • 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预防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随机对照研究

    背景屈光回退是高度近视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影响手术的长期稳定性.目前尚无预防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方法.目的观察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对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预防效应.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2-9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行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60例60眼,屈光度为(-7.16±0.95)D.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

    作者:李中文;但婷婷;李海祥 刊期: 2014- 03

  • 眼缺血综合征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

    眼缺血综合征(OIS)是颈动脉阻塞或狭窄所致的脑和眼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脑和眼部症状,是一类涵盖眼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的疾病.OI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起病隐匿,缺血严重程度不一,眼部及全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及预后不佳.近年来关于OIS的实验研究成为探讨该病诊断和治疗的热点与焦点,建立较为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OIS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有了较大进展,就该模型动......

    作者:安鑫 刊期: 2014- 03

  • 趋化因子受体3及其配体在眼部疾病中的作用

    趋化因子受体3(CCR3)及其配体eotaxin是一种与哮喘和过敏相关的炎性因子,研究发现CCR3及其配体与多种眼科疾病相关,如脉络膜新生血管、变态反应性结膜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变性等.CCR3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认为,CCR3及其配体eotaxin不仅参与促进嗜酸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的运输,还参与炎症反应过程,了解其在眼部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对于眼科相关疾病的认识和......

    作者:李璐 刊期: 2014- 03

  • 壳聚糖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多种因素可造成视觉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性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疗法,但各种药物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缺点.壳聚糖是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天然阳离子多糖类聚合物,近来的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抗氧化、抗凋亡和抗神经炎的生物学特性,能够对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就壳聚糖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唐大川 刊期: 2014- 03

  • 多巴胺在眼科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多巴胺是中枢神经递质之一,在人体内与相应的膜受体结合后可激活或抑制环磷酸腺苷(cAMP)的活性,从而调控细胞的钙信号;同时多巴胺也是视网膜中一种主要的神经递质与调质,在整个视觉通路中参与视觉系统的信号传递与调控过程,如视网膜、外侧膝状体、视皮层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多巴胺量的变化影响弱视、近视眼的形成,此外,它还通过与受体结合参与眼压的调控,这些研究对眼科临床上弱视的治疗、近视的预防和眼压的控制等方......

    作者:吕瀛娟 刊期: 2014- 03

  • 抗VEGF药物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性眼病密切相关,是有效的治疗靶点.抗VEGF药物能减少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管通透性,为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带来重大变革.目前雷珠单抗在国内已被批准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在美国被批准用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和视网膜静脉阻塞后黄斑水肿的治疗.抗VEGF药物也作为适应证外治疗药物用于其他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治疗,如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和新......

    作者:蒋磊 刊期: 2014- 03

  • 虹膜劈裂合并原发性房角关闭一例

    患者,男,72岁.因双眼胀痛1d于2012年11月9日在当地县医院就诊,眼压右眼36mmHg(1mmHg=0.133kPa),左眼27mmHg,给予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点双眼,每日4次,于发病后次日眼压正常.患者于2012年11月15日至本院检查,否认眼部外伤史和其他眼部疾病史,否认全身疾病史.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均0.8,眼压右眼15mmHg,左眼17mmHg.裂隙灯......

    作者:陈琛;陈强 刊期: 201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