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不同角膜测厚法对LASIK术后中央及旁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值的影响及比较分析
背景准确的角膜厚度测量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术前设计及术后随访非常重要,对屈光欠矫及屈光回退的患者能否行二次激光加强手术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目的比较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仪(OrbscanⅡ)、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和A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中央和旁中央厚度测量结果的差异.方法收集2011年3-6月在河南......
作者:彭海鹰;庞辰久;王应飞;王丽娅;郭海科 刊期: 2014- 07
-
白细胞介素-8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葡萄膜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参与了葡萄膜炎的发病过程.研究IL-8及其细胞因子网络的特点为明确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寻求新的活动性检测指标和治疗提供了基础.从IL-8及其生理作用、IL-8在眼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IL-8在葡萄膜炎中的作用、IL-8在各类型葡萄膜炎中的表现等方面对IL-8在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王振华 刊期: 2014- 07
-
血小板反应蛋白在眼部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反应蛋白(TSP)由5个具有同源性的成员组成,其在全身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广泛,且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TSP在眼组织中的分布也较为广泛,主要分布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角膜内皮细胞和晶状体上皮细胞等,也可由小梁网细胞所分泌,从而发挥不同作用.作为细胞因子,TSP在眼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参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生、角膜疾病的修复、白内障的形成、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与进......
作者:田润 刊期: 2014- 07
-
抗VEGF药物治疗葡萄膜炎并发黄斑囊样水肿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葡萄膜炎是累及眼后段的炎症性疾病,病程长,对视功能的损害明显,可出现黄斑囊样水肿(CME)、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等多种并发症.在葡萄膜炎的发病和进展过程中,炎性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释放,研究已证实在并发CME的葡萄膜炎患者玻璃体腔内VEGF含量升高.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如雷珠单抗和贝伐单抗,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相关性CME及C......
作者:姚蕾;宫媛媛 刊期: 2014- 07
-
CYP1B1基因突变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青光眼包括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及原发性婴幼儿青光眼(PCG).目前认为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尤其是基因突变,在青光眼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自1997年发现CYP1B1基因为PCG的致病基因以来,关于CYP1B1基因突变与青光眼发病关系的研究成为青光眼遗传和基因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
作者:黄一鸿 刊期: 2014- 07
-
γδT细胞对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γδT细胞占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1%~10%,能产生不同种类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发挥细胞毒效应,能以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非限制性方式直接识别并结合抗原,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增强效应T细胞的活性,进而促进自身免疫反应,具有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作用.研究认为,γδT细胞在葡萄膜炎发病中具有致病和保护的双向作用,其功能的复杂性及其对葡萄膜炎的调节作用日渐受到重视.目前,γδT细胞与αβ......
作者:唐凯 刊期: 2014- 07
-
表现为眼眶蜂窝织炎伴发热的横纹肌肉瘤一例
患儿,女,4岁1个月,右眼下睑肿胀1个月余伴脓性分泌物5d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家长诉患儿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2d,未予特殊治疗.体温恢复正常后发现右眼下睑肿胀,色泽灰白,约“核桃”大小,患儿未诉眼痛,否认外伤史.于当地诊所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具体不详)治疗10d,右眼下睑肿胀无明显减轻.后至当地医院就诊,CT检查提示“右眼眶内占位病变”,行肿物穿刺术,提示有“脓性分泌物”,考......
作者:白海霞;李彬;高飞 刊期: 2014- 07
-
Wegener肉芽肿眼部表现一例
患者,男,47岁,因发现右眼红1年半,伴眼球突出8个月余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患者自述2011年7月发现右眼红,反复发作,不伴有眼痛、眼干及异常分泌物等,自行应用氧氟沙星滴眼液后眼红好转,故未到医院诊治.自2012年2月发现右眼眼球渐进性突出,同时眼红加重,伴有异物感,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膜炎”,给予头孢曲松钠2.0mg/d静脉滴注1周,眼红症状缓解.2012年3月自觉鼻腔干燥、......
作者:崔忆辛;马建民 刊期: 2014- 07
-
浅论基础免疫学研究新进展对眼科免疫学研究的启示
免疫稳态是维持机体生理健康的机制之一,免疫反应是引起或参与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在免疫学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包括天然免疫机制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s)、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的亚群研究,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观遗传学对免疫功能的调控以及现代免疫学研究的新技术等,大大推动了临床免疫学研究的进步.眼是一个具有特定免疫学特征的重要器官,眼科多......
作者:王宜强 刊期: 2014- 07
-
均匀设计法制备硝酸益康唑纳米粒滴眼液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眼科疾病,发病率在中国呈上升趋势[1-2].硝酸益康唑(econazolenitrate,ECZ)是一种抗真菌药,其抗真菌谱适合中国真菌感染人群,对抑制镰刀菌和烟曲霉菌有良好效果,但几乎不溶于水,角膜通透性差,限制了该药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纳米粒作为药物的新型载体可以靶向给药并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及生物利用度,具有缓释性、控释性及靶向性等优点[3].本文用均匀设计法制备E......
作者:王海山;张俊杰 刊期: 2014- 07
动态资讯
- 1 Wistar鼠和RCS鼠的视网膜超微结构观察
- 2 235例眼眶肿瘤术前定位定性诊断
- 3 低剂量TGF-β1维持三维培养模型中牛角膜基质细胞生长和缓解细胞外基质纤维化的作用
- 4 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倍频视野的改变
- 5 板层角膜移植术
- 6 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先天性静止性夜盲的mERG检查
- 7 影响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AMD疗效的因素和对策
- 8 壳聚糖静电纺丝膜对兔球结膜损伤的促修复作用
- 9 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随机对照研究
- 10 重视和优选白内障术前生物学测量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的联合方案
- 11 兔人工晶状体植入围手术期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8测定的临床意义
- 12 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促进作用
- 13 间接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二例
- 14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在眼前节结构应用的新进展
- 15 CD160/BTLA-HVEM-LIGHT/LT-α共信号通路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基质炎的研究
- 1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模型鼠的视网膜细胞凋亡及一氧化氮机制
- 17 大视杯人群视盘面积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的关联性分析
- 18 正己烷染毒大鼠结膜及泪腺损伤的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
- 19 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血清中抵抗素水平的测定
- 20 金纳多对高糖所致视网膜Müller细胞合成谷胱甘肽减少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