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
浸润式A型超声法与Lenstar光学生物测量仪在不同类型白内障眼测量的晶状体厚度值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背景白内障是全球致盲眼病的主要原因,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因此术前参数的精准测量对提高术后视觉质量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浸润式A型超声与Lenstar光学生物测量仪对不同类型白内障晶状体厚度(LT)进行测量时结果的差异,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探讨超声测量在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核硬度的白内障患者进行LT测量时是否需要改变声速参数.方法采用诊断试验可靠性评价方法,分别应用浸润式A型超声和Len......
作者:薛文琛;宋慧;汤欣 刊期: 2016- 12
-
抗VEGF类药物与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Meta分析
背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黄斑水肿是其常见的并发症及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及曲安奈德已成为治疗黄斑水肿的重要手段.目的系统评价抗VEGF类药物与曲安奈德治疗CRVO并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和万方数据库,查找关于抗......
作者:张鹏;马景学 刊期: 2016- 12
-
视网膜脱离后光感受器细胞死亡机制及潜在治疗策略
视网膜脱离(RD)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患者术后视功能恢复不理想.近年来研究表明,光感受器细胞死亡是导致RD后视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半胱氨酸蛋白酶依赖性的经典凋亡途径、内质网应激等非半胱氨酸蛋白酶依赖性凋亡途径以及坏死性凋亡、自噬等多种信号通路及其相互作用.阐明RD光感受器细胞的死亡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联合抑制多条死亡通路、干预上游靶点和加强内源性保护等策略有助于保护光......
作者:李彤 刊期: 2016- 12
-
角膜晶状体蛋白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晶状体蛋白包括酶类晶状体蛋白和非酶类晶状体蛋白,对维持晶状体透明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角膜中也存在晶状体蛋白,在角膜透明性及眼部正常结构稳定性的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角膜晶状体蛋白指的是包括酶类晶状体蛋白在内的、一类具有酶及结构组成双重功能、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水溶性蛋白.人类角膜晶状体蛋白主要包括乙醛脱氢酶(ALDH)和转酮醇酶(TKT).这些角膜晶状体蛋白在角膜组织中可通过结构改变吸收紫外线,......
作者:李芳 刊期: 2016- 12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贝伐单抗在小梁切除术后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
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后伤口的愈合以及瘢痕化.伤口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将导致术后滤过泡的过度渗漏和术后低眼压,伤口过度愈合以及瘢痕化则会导致术后高眼压.临床上应用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C(MMC)和5-氟尿嘧啶(5-FU)等可降低术后过度的伤口愈合以及瘢痕化,但是伴有低眼压、眼内炎以及感觉迟钝等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对抗代谢药物不敏感.研究表明,在小梁切除模型中结膜下注射转化生长因子-B......
作者:江晓丹 刊期: 2016- 12
-
自噬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脱离中的研究进展
自噬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的一种关键的自我保护机制,其在生长发育、适应、肿瘤抑制、老化、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噬与众多眼病,如角膜营养不良、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自噬异常损害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功能,促进脂褐质形成并且参与玻璃膜疣的积累.在视网膜脱离(RD)中,自噬既能保护光感受器......
作者:谢佳 刊期: 2016- 12
-
小胶质细胞在视网膜血管发育及新生血管发生中的调控作用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特化的组织巨噬细胞,对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至关重要.近年研究提示,小胶质细胞在中枢血管系统建立之前已经移行进入大脑.除了具有调控炎症反应的免疫活性作用外,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期血管塑形以及病理状态下血管重塑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小胶质细胞与生长期血管接触,促进出芽的血管融合;而且与血管内皮细胞存在双向的交互作用.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外泌体以及Notch信号在这种交互......
作者:尹婕 刊期: 2016- 12
-
TRE方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一例
患者,女,64岁,因右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6个月就诊.患者自诉2年前曾于外院诊断为左眼黄斑变性并接受贝伐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否认其他全身疾病史.眼部检查:右眼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为0.12,左眼为0.08;右眼眼压14mmHg(1mmHg=0.133kPa),左眼16mmHg.右眼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晶状......
作者:林思勇 刊期: 2016- 12
-
瘢痕性类天疱疮双眼病变一例
患者,女,43岁,因双眼痒、畏光伴黏液性分泌物增多4个月余,于2013年1月至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患者于2008年因牙龈反复出血、出现水疱伴溃疡1个月余在外院诊断为牙龈炎,给予抗炎等对症治疗,病情无好转,后口腔水疱反复破溃并瘢痕化.2011年2月因双眼眼睑皮肤出现小疱,眼红、痒伴分泌物增多在外院诊断为结膜炎、睑缘炎,给与抗生素滴眼液(具体不详)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改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
作者:仇晶晶;孙涛;刘菲;游志鹏 刊期: 2016- 12
-
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DME易复发,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治疗研究的进展一直受到眼科医师的关注.目前,在国内外关于DME的治疗指南中均已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疗法作为一线的或核心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DME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仍有不明确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包括DME的治疗目标、疗效的判断指标、对国内外指......
作者:戴虹;卢颖毅 刊期: 2016- 12
动态资讯
- 1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角膜内皮细胞基因转染研究
- 2 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治疗Graves眼病的临床观察
- 3 眶内肿瘤彩色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 4 Caspase-3抑制剂Ac-DEVD-CHO对氧化损伤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
- 5 超声乳化术后结膜上皮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变化
- 6 玻璃体切割术后兔晶状体纤维细胞凋亡的研究
- 7 右美托咪定对表面麻醉下白内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8 手术治疗结膜松弛五例
- 9 加替沙星治疗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性角膜炎的实验研究
- 10 黏弹剂在眼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 11 晶状体摘出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 12 盐酸川芎嗪全身用药在兔眼房水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3 重视角膜基质细胞的作用
- 14 纤维蛋白溶解酶联合透明质酸酶诱发玻璃体后脱离实验研究
- 15 激光诱导小鼠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中CD105的表达
- 16 单眼先天性白内障合并后球形晶状体二例
- 17 EGF诱导人RPE细胞表达整合素α_5过程中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的作用
- 18 携带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 19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眼底改变八例分析
- 20 儿童葡萄膜炎血清中炎性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