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年第5期文章
  • 后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在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中的应用

    背景曲安奈德具有抗光作用,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RD/CD)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TA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手术效果,但由于术前眼压低,玻璃体腔注射易引起并发症.关于后Tenon囊下注射TA在RD/C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见报道.目的探讨后Tenon囊下注射TA治疗RD/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于2010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首诊为RD/CD且接受......

    作者:毛剑波;吴素兰;陈亦棋;蒋璐;褚梦琪;董玉桂;陶继伟;林丽;沈丽君 刊期: 2017- 05

  •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干预治疗新进展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是眼科常见的病理生理损伤性眼病,常发生于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等与缺血相关的眼病.表现为缺血性患眼在血液再灌注后,细胞功能发生代谢性障碍,视网膜组织结构损伤,视功能下降.缺血-再灌注损伤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公认的假说主要包括氧自由基的损伤、细胞内的钙超载、白细胞介素介导作用和细胞凋亡等.但目前对于RIRI的保护及治疗研究有......

    作者:张雪 刊期: 2017- 05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在眼科的应用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新近出现的具有高分辨率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三维立体成像、分层成像,并同时提供视网膜结构和功能信息等,已经广泛应用于视网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但是OCTA技术处于其发展初期阶段,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复习了大量国内外有关OCTA的临床研究,就其对视网膜和视神经解剖结构的新探索、对临床疾病诊疗价值及其局限性进行综述,以加深眼科医师对该......

    作者:杨沫 刊期: 2017- 05

  • 内皮抑素抑制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眼科常见病,常导致患者视力不可逆性下降,其2大特征包括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而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是导致患者视力丧失重要的原因之一.内皮抑素(ES)各种作用的发挥与其特有的结构特点密不可分,是目前公认的强的抑制血管生长的因子之一,ES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因此,本文拟从ES调控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抑制促血管生成蛋白的表达、调控关键信号通路的......

    作者:张铭 刊期: 2017- 05

  • 微小RN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约20~24个核苷酸的具有组织特异性和高度保守的RNA,通过与mRNA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降解mRNA或抑制mRNA翻译来负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多项研究已表明miRNA的亚型基因miR-126、miR-31、miR-200b和miR-29等在一定程度上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新生血管生成有关,通过一系列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而抑制或促......

    作者:黄俊 刊期: 2017- 05

  • 真性晶状体囊膜剥脱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一例

    患者,男,67岁,因左眼无痛性视力下降2年于2014年11月10日至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既往无葡萄膜炎病史,无内眼手术及眼外伤史,否认高温环境、热辐射接触史,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全身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全身体检未发现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3,眼压右眼17mmHg(1mmHg=0.133kPa),左眼15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中等深度,KP......

    作者:方石峰;卢建民;秦秀虹;高锦展;马翔 刊期: 2017- 05

  • 8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伴斜视一例

    患者,女,25岁,因左眼视物偏斜20余年就诊,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斜视及类似疾病病史.患者体型偏瘦,前额较高,鼻梁宽,下嘴唇厚(图1),耳廓较小,右手手指细长、畸形(图2),胸部平坦,乳房发育不明显,智力正常.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均为0.8;屈光状态:右眼+0.37DS,左眼-1.50DC×65°;眼压:右眼18mmHg(1mmHg=0.133KPa),左眼20mmHg;眼位:33cm角膜映......

    作者:袁均;李艳;成拾明;孙荣;张勇 刊期: 2017- 05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疗效比较

    青光眼、白内障为常见致盲眼病,中国白内障患者超过500万,因人口老龄化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而成年人青光眼发病率约1%,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率为5.3~34.7%[1].手术是青光眼、白内障的首选治疗方法,可分为传统的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房角分离术、微创光凝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房角分离术技术成熟,普及率高.微创光凝术联合......

    作者:戴兵;颜超 刊期: 2017- 05

  • 眼科手术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眼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使得眼科手术变碍越来越安全,同时眼科麻醉的方式和选择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但目前仍没有绝对安全的眼科麻醉方法,临床上眼科手术麻醉的并发症仍有发生.眼科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手术方式、医生的需要、患者的期望及配合程度,大多数眼科手术在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但是眼科局部麻醉过程中注射针接近血管、视神经和脑干等重要结构时,可增加相关组织结构损伤的风险,其中严......

    作者:李文生;陈晓冬 刊期: 2017- 05

  • 关注黄斑区肥厚型脉络膜疾病谱的概念及研究

    肥厚型脉络膜疾病谱是近年来随着眼科诊疗技术的进步而提出的新概念.眼底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扫频源OCT在扫描速度、深度、扫描模式以及扫描软件方面的突破,克服了以往眼底成像技术的局限性,使得深达脉络膜,甚至巩膜的结构得以清晰成像,为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分型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用信息和依据.近年来正是基于OCT对脉络膜越来越精细的成像特点提出了肥厚型脉络膜疾病谱的概念,国外学者将与慢性......

    作者:张新媛;赖旭佑 刊期: 201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