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9年第1期文章
  •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问题与挑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疗法是目前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主要方案.自该疗法用于临床以来,已有效地挽救或改善了许多患者的视力.然而,VEGF是一种机体代偿性生成的保护性生长因子,在对疾病进行抗VEGF的治疗过程中,VEGF的生理作用也会受到抑制,可能会导致一些相关的问题,如视网膜萎缩、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撕裂、系统性不良反应等,其中视网膜萎缩已成为相关眼部疾病治疗后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

    作者:陈有信;汤加 刊期: 2019- 01

  • 笛针负压吸引辅助裂孔闭合技术对大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

    目的观察内界膜剥除联合笛针负压吸引辅助裂孔闭合技术治疗大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手术治疗的大IMH23例25眼的临床资料,患眼IMH直径为408~939μm,所有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剥除内界膜并采用笛针负压吸引辅助裂孔闭合.评估术眼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改变,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仪检查IMH......

    作者:刘广峰;马志中;马列;姜燕荣 刊期: 2019- 01

  • 黄斑裂孔手术中内界膜剥除对视网膜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指不明原因的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全层缺损.内界膜剥除(ILMP)能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牵拉作用,从而提高裂孔闭合率,降低复发率,故成为黄斑裂孔手术的主流术式.但ILMP是否会造成视网膜损伤及术中所用染色剂对视网膜是否有毒性作用尚有争议,研究发现ILMP术后可引起早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弓形水肿、晚期神经纤维层分离和视网膜各层厚度改变,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神经节细胞层(......

    作者:何情依;解正高 刊期: 2019- 01

  •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治疗:内界膜瓣翻转术还是单纯内界膜剥除术

    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手术治疗方法一直是眼底病领域的讨论热点,其经典手术是内界膜剥除术.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尝试内界膜瓣翻转术治疗IMH,但是多大的IMH才有必要施行内界膜瓣翻转术?与内界膜剥除术比较,内界膜瓣翻转术在手术过程、IMH解剖愈合及功能恢复方面是否更有优势?本研究组的临床研究及对文献资料分析认为,至少>550μm的裂孔才适合于内界膜瓣翻转术,此外内界膜瓣翻转术在视网膜外层修复及视功能恢......

    作者:刘广峰;姜燕荣 刊期: 2019- 01

  • 神经眼科学新研究

    本文回顾了神经眼科学在临床试验、诊断性检测及新的疾病分型例如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详尽总结了特发性颅内高压、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及视神经胶质瘤等疾病的临床试验新成果.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基因治疗效果令人振奋,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产生重大的临床影响力.近年来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神经眼科的疾病诊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OCT不......

    作者:张成 刊期: 2019- 01

  • 创造向未来:湿性AMD治疗进展及展望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中心视力进行性、不可逆性丧失的疾病,是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目前抗VEGF是该病一线治疗方法,但存在注射频率高、全身不良反应大、对药物应答延迟甚至不应答及耐药性产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有多种新型药物处于实验室、临床前研究或临床研究阶段,如新型抗VEGF药物、新型给药方式或新型靶点药物等.眼科临床医生应该了解和关注各代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AM......

    作者:丁小燕;王志容;孙立梅 刊期: 201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