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兔角膜穿通伤愈合过程中角膜强度的变化及keratocan的表达
刘金玲;连玲艳;刘欢;张晓融
关键词:眼外伤, 角膜/病理生理, 生物力学, 角膜基质细胞, 纤维化, 逆转录PCR
摘要:背景 角膜穿通伤缝合术后的角膜白斑是角膜伤口过度愈合的结果,控制角膜创伤或手术后过度的愈合反应,抑制瘢痕过度增生是角膜创伤愈合研究的重点. 目的 研究兔角膜穿通伤缝合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角膜强度和角膜基质细胞标志物keratocan的变化及二者间的关系,确定角膜缝线拆除佳时机.方法 选择6月龄新西兰大白兔80只,于角膜中央区沿垂直径作一长约5 mm的全层切口,然后用10-0尼龙缝线间断缝合伤口3针,制作兔角膜中央穿通伤缝合术模型.分别于术后1、2、3、4、5、6、7、8周任意处死4只实验兔并摘除实验眼,取伤口中央区角膜制备长7 mm、宽5 mm的角膜组织试件,在electroforce3220-AT生物力学机上进行单轴拉伸破坏试验,测定角膜穿通伤缝合术后角膜强度.分别于术后1、2、3、4、5、6、7、8周任意处死6只实验兔并摘除实验眼,沿角膜缘分离取完整角膜,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角膜中keratocan mRNA表达量的动态变化.所有操作严格遵循ARVO对眼科及视觉科学研究动物使用的规定.结果 术后1~6周角膜强度分别为0、(1.007±0.041)、(1.991±0.034)、(2.512±0.030)、(3.630±0.049)和(4.935±0.004) MPa,术后3~6周时角膜强度值均大于相邻的前一时间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35、7.54、8.21、5.86,均P<0.01),6周后兔角膜强度稳定.术后1周角膜中keratocan mRNA即出现高表达,术后1、2、3、4、5、6周角膜中keratocan mRNA表达量(A值)分别为0.869±0.015、0.779 ±0.065、0.621 ±0.027、0.460±0.018、0.393±0.057和0.255±0.045,各时间点keratocan mRNA表达量均低于相邻的前一时间点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24、5.61、7.49、4.75、5.47,均P<0.01),6周后角膜中keratocan mRNA表达量趋于稳定.结论 角膜穿通伤术后角膜强度的变化与角膜中keratocan下调有关.兔角膜穿通伤缝合术后6周角膜基质细胞的转化趋于稳定,已达到较大的角膜强度,是拆线的佳时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