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5年第10期

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治疗中国严重角膜盲患者的长期临床观察

祝磊;王丽娅;张月琴;贺燚;李家臣;赵东卿;杨纪忠;李冰

关键词:角膜移植术, 角膜疾病/手术, 假体植入, 疗效, 术后并发症, 视力, 中国人, 前瞻性研究
摘要:背景 角膜盲的原因主要是严重的角膜组织结构的破坏,常规的角膜移植术常无法达到复明的目的.人工角膜移植术适用于常规角膜移植术无法治疗的严重角膜盲,目前全球使用为广泛的人工角膜是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但其在中国的临床应用尚少,其在中国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疗效、并发症及其处理的报道少见.目的 研究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用于中国严重角膜盲患者后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系列描述性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08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不适合行常规角膜移植术的严重角膜盲患者15例16眼,包括眼表烧伤7例8眼、病毒性角膜炎3例3眼、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l眼、眼外伤2例2眼、真菌性和细菌性角膜溃疡接受角膜移植术后血管化角膜白斑各1例1眼,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0.4±13.0)岁.纳入的患眼中14眼接受过治疗性角膜移植术1次或以上,有明确青光眼病史者7眼,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5眼,无晶状体眼4眼.术前佳矫正视力(BCVA)为0.05者1眼,数指/眼前者7眼,手动/眼前者8眼.所有患眼均行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移植术,术后定期观察术眼BCVA、并发症和人工角膜在位眼数.患者随访19~84个月,平均(47.5±23.8)个月.结果 术中根据术眼病变进行波士顿人工角膜移植术或联合手术,包括联合晶状体或IOL摘出术、虹膜切除术、前部玻璃体及增生膜切割术,波士顿人工角膜移植术过程均顺利,未见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14眼视力提高,其中3眼BCVA≥1.0,4眼0.5≤BCVA<1.0,7眼0.1≤BCVA<0.5,而其他2眼因术前有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故视力无提高.末次复诊时视力保持在0.1以上者9眼.术后常见并发症为人工角膜后膜(RMP)形成7眼,角膜溶解6眼,青光眼4眼;发生严重真菌性角膜溃疡、细菌性眼内炎和人工角膜脱出各1眼,为保留眼球均行穿透角膜移植术,取出人工角膜.术后13眼人工角膜在位.结论 波士顿Ⅰ型人工角膜可用于治疗不适合常规角膜移植术的严重角膜盲,术后长期随访、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并发症是保持人工角膜移植术成功和保存患者视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