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羊膜在小梁切除术中抗瘢痕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卓彦伶;黄萍;张纯
关键词:原发性青光眼, 羊膜, 丝裂霉素C, 小梁切除术, 眼压
摘要:背景 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的瘢痕化是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中丝裂霉素C(MMC)的应用可抑制胶原纤维的增生,改善滤过泡的功能,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手术效果.羊膜在抗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作用已有较多研究,与MMC临床效果的比较研究却较少. 目的 评价羊膜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于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47例52眼,按照单盲和随机对照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羊膜组26眼及MMC组26眼,前者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结膜及巩膜瓣下羊膜植入术,后者在小梁切除术中于结膜及巩膜瓣下给予质量分数0.02% MMC作用3 min.患者随访期为3个月,分别于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时测量2个组术眼的眼压和前房深度,检查滤过泡形态的功能,评估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术眼的前房深度、滤过泡情况进行分级.术后疗效的判断指标主要是眼压的变化. 结果 2个组患者的术前人口基线特征均衡(均P>0.05).MMC组和羊膜组分别有17眼和22眼完成终3个月的随访.羊膜组术后3个月眼压为(16.60±5.04)mmHg(1 mmHg=0.133 kPa),与术前(23.52±6.52) mmHg相比明显降低;MMC组术后3个月眼压值为(17.04±3.69) mmHg,比术前(24.09±12.79) mmHg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3个月MMC组及羊膜组眼压下降值各为6.94 mmHg及6.98 mmHg.术后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羊膜组与MMC组比较眼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72,P=0.336;t=-0.512,P=0.611;t=-0.372,P=0.712;t=0.427,P=0.672).两组间术后3个月滤过泡高度为1~3级的眼数、滤过泡血管化为1~3级的眼数、各范围分级眼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991,P=0.320; x2 =0.474,P=0.491;x2=2.008,P=0.156).羊膜组总成功率为90.49%,MMC组总成功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80,P=0.000).术后1周、2周及1个月MMC组不同级别的滤过泡渗漏发生率与羊膜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556,P=0.059;x2=1.129,P=0.800;x2 =0.434,P=0.510),术后3个月两组滤光泡渗漏情况相同. 结论 小梁手术中联合羊膜植入术后的短期疗效与小梁手术中联合MMC的降眼压效果和滤过泡形态学表现接近,但羊膜植入术浅前房和滤过泡渗漏发生率不高于MMC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