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白细胞介素-17和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
曾宗圣;韩晓丽;胡建章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 白细胞介素-17,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免疫反应
摘要:背景 CD4+效应T细胞(Th1/Th2)的平衡模式以往常用于解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发现,除Th1和Th2细胞亚群外,Th17细胞亚群也参与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却鲜有研究.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将清洁级BALB/c小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和损伤对照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采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并层间注入1×106 CFU/ml真菌菌液5μl法建立小鼠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损伤对照组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后层间注入等体积(5μl)的PBS液.采用质量分数10% KOH湿片法检查菌丝,部分用接种法进行真菌培养并鉴定菌种,另一部分进行细菌培养以排除细菌污染.于造模后第1、3、5、7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炎症的变化特点,参照Wu和Hu的方法对角膜炎症进行评分.分别于造模后第1、3、5、7天处死小鼠并获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IL-17mRNA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ELISA法检测IL-17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第1、3、5、7天角膜的炎症评分分别为(3.2±0.8)、(6.6±1.1)、(9.4±1.1)、(6.8±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786,P=0.010),其中第3天和第7天角膜炎症评分明显高于第1天,但低于第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检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与角膜炎症评分变化趋势一致.造模后第3、5、7天,IL-17 mRNA在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角膜的表达分别为4.12±0.73、20.72±1.81、14.16±1.88,高于损伤对照组的0.35±0.17、0.28±0.09、0.2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内比较第5天时表达量高于第1、3、7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IL-17蛋白在造模后第1、3、5、7天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各时间点RORγt mRNA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IL-17 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P<0.01). 结论 IL-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局部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上调,其表达量变化的趋势与其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推测Th17在真菌性角膜炎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