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小鼠图形视网膜电图记录方法探讨
程海霞;袁松涛;刘庆淮
关键词:小鼠, 视觉电生理, 图形视网膜电图
摘要:背景 由于小鼠与人类基因的高度同源性和眼病的高度相似性,小鼠已更多地用于人的眼病模型,视网膜电图(ERG)作为无创性检查手段,是评价小鼠眼病模型视功能不可替代的手段,但目前实验中多采用闪光ERG(FERG)进行检查,只能评价视网膜外层的功能,采用图形ERG(PERG)评价小鼠视网膜内层功能的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小鼠PERG的记录方法、波形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视觉电生理在小鼠眼模型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6周龄清洁级雄性C57BL/6N小鼠30只,采用德国RETLport视觉生理检测系统进行PERG检测,记录电极为自制针灸针电极,置于角膜缘,参考电极和地电极分别置于颊部和尾部皮下,明适应状态下记录小鼠不同时间频率(0.5、1.0、2.0、4.0 Hz)、不同空间频率(0.05、0.10、0.20 cpd)下的PERG,分析同一时间频率和空间频率组合下不同对比度(95%和99%)、不同通频带(1~ 100 Hz、5~ 30 Hz)设置对小鼠PERG的影响,探讨PERG不同的参数设置对小鼠PERG记录结果的影响. 结果 正常成年小鼠PERG波形趋势较为明显,N1波约出现在37 ms,P波约出现于86 ms,N1-P波振幅值为2~6 μV.不同的空间频率、时间频率及对比度的设置均影响小鼠电生理的幅值,其中时间频率分别为0.5、1.0、2.0、4.0Hz时,所测得的N1-P波的振幅均值分别为(3.40±0.71)、(5.08±0.88)、(3.21±1.54)、(3.85±1.96) 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P=0.00).在电磁波干扰明显时,通频带设置在5~ 30 Hz时可以得到质量较好的波形,并不影响其记录的振幅值.刺激屏对比度设置为99%、叠加次数为200次时可记录到明显而稳定的波形. 结论 成年小鼠PERG波形以及变化趋势与人类较为相似,PERG可以作为在体评价小鼠视网膜内层功能的指标用于眼科的实验室研究,合理的参数设置和标准化记录条件可提高记录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