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研究
解孝锋;田庆梅;毕宏生;温莹;张竖;郭爱莲
关键词:角膜移植术/高危, 免疫排斥反应, 祖国传统医学, 中医药
摘要:背景 高危角膜移植患者虽然常规应用免疫抑制性药物,但角膜移植片的排斥率仍很高.近年来传统中药在角膜移植中的作用逐渐引起关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目的 探讨黑睛排斥汤对大鼠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方法 16只正常雌性SD大鼠角膜作为供体,32只雌性Wistar大鼠作为受体,用角膜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建立大鼠高危角膜移植模型,然后行封闭群大鼠SD-Wistar组间同种异体全板层角膜移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包括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服)、CsA组[10 mg/(kg·d) CsA灌服]、黑睛排斥汤组[4g/(kg·d)黑睛排斥汤灌服]和联合用药组[10 mg/(kg·d)CsA+4 g/(kg·d)黑睛排斥汤灌服],各组大鼠均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后4d开始灌服相应药物,于术后第4天起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眼前节反应,每隔2天观察1次,连续观察30 d.参考Larkin等的标准对角膜混浊程度、水肿程度及新生血管程度进行评分,记录移植排斥指数(RI)并观察植片的存活状况,对角膜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受体角膜局部和全身免疫状态进行检测,对4个组大鼠的各种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角膜移植术后10d左右发生排斥反应,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大鼠均于术后12 ~ 13 d发生排斥反应,而联合用药组大鼠于术后22 d发生排斥反应.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sA组、黑睛排斥汤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角膜移植后角膜混浊程度评分、角膜水肿评分和新生血管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用药组上述各指标的评分均明显低于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sA组与黑睛排斥汤组的各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角膜移植片存活时间平均为(10.38±1.69)d,联合用药组平均为(22.50±3.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0,P=0.000).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术后15d联合用药组大鼠角膜基质中淋巴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评分少于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流式细胞学检查证实,黑睛排斥汤组、CsA组和联合用药组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外周血中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低于模型对照组,联合用药组CD4+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低于CsA组和黑睛排斥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黑睛排斥汤对高危角膜移植模型大鼠术后角膜排斥反应有抑制作用,其疗效与0.1%CsA接近,二者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