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年第03期

一种改良的光诱导视网膜分级损伤大鼠模型

田亮;夏峰;张磊;郭群;耿佳;陈辉;张作明

关键词:大鼠, 视网膜光损伤, 动物模型, 标准化
摘要:背景 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动物模型因诸多影响因素较难复制,使不同因子(如药物)对视网膜光损伤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受到影响.目的 改良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建立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程度分级模型.方法 选用8~10周龄雄性SD大鼠24只,根据强光暴露时间的不同将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光损伤1、2、3 h组,每组6只大鼠.为获得眼球的全视野光辐照,采用环形光照箱将LED灯集中分布在光照箱的上下和光照箱四周共8个方向,保证大鼠在光照箱内做单向环形活动时其右眼接受约50001x的光照.实验中每只动物单独接受光辐照,以避免动物之间的相互干扰.光辐照后5 d进行全视野视网膜电图(ERG)记录,并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价视网膜外核层(ONL)的厚度变化.结果 5000 1x强光暴露1、2、3 h后暗适应条件下的ERG视杆细胞反应、标准光大混合光反应的b波幅值分别下降了26.2%、52.5%、70.7%和24.4%、39.3%、58.1%,Ops波、视锥细胞反应、20 Hz闪烁光反应也均有明显下降,不同光照时间组间各波平均振幅值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视杆:F=71.690,P=0.000;混合光反应:F=56.250,P=0.000;Ops:F=23.610,P=0.000;视锥:F=27.130,P=0.000;20 Hz:F=27.030,P=0.000);不同光照时间组间各波平均隐含时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视杆:F=1.370,P=0.282;混合光反应:a波:F=0.800,P=0.508;b波:F=11.840,P=0.000;视锥:F=2.080,P=0.136).振幅下降及隐含时延长的程度均与光暴露时间有关.视网膜的光损伤以视网膜颢上区域明显.光辐照1、2、3 h后该区域ONL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分别减少了11.3%、25.6%、72.5%,各组的平均ONL厚度随光照时间的延长逐渐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0.270,P=0.000).结论 光强度为5000 1x连续光辐照后可以造成大鼠视网膜损伤,光辐照1、2、3 h后损伤程度分为轻、中、重3级,主要损伤部位在大鼠视网膜颞上区域.研究提出了一种视网膜光损伤程度标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