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年第08期

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在豚鼠离焦诱导型近视眼中的表达

林惠玉;李兵

关键词:近视眼, 离焦, 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视黄酸
摘要:背景 目前近视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视黄酸作为一种近视相关性因子调控实验性近视的发生发展,但转运维生素A类物质的蛋白是否参与实验性近视的形成和近视中视黄酸的转运系统目前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豚鼠离焦型近视眼视网膜中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的表达变化,探讨IRBP表达对实验性近视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4周龄的花色豚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10只,离焦Ⅰ组和离焦Ⅱ组各20只.离焦Ⅰ组和离焦Ⅱ组豚鼠左眼作为自身对照眼,右眼戴-10.00D凹透镜,分别戴镜14 d、28 d后摘去镜片,测量双眼实验前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中IRBP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视网膜中IRBP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右眼戴镜14 d、28 d后与左眼相比,离焦Ⅰ组和Ⅱ组豚鼠分别形成了(-5.53±1.93)D和(-8.69±2.46)D的相对近视,眼轴分别延长(0.31±0.15)mm和(0.41±0.13)mm,Ⅰ组和Ⅱ组豚鼠离焦眼屈光度、眼轴长度的前后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屈光度:F组别=1.90,P=0.04;F眼别=2.08,P<0.05;F造模前后=2.43,P<0.05.眼轴长度:F组别=2.04,P<0.05;F眼别=4.15,P<0.05;F造模前后=6.40,P<0.05),离焦Ⅱ组屈光度的绝对值增加较离焦Ⅰ组明显(P<0.05).戴镜后离焦Ⅰ组、Ⅱ组左眼及空白对照组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离焦Ⅰ组和Ⅱ组右眼测得的IRBP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为165.62±4.93和171.00±4.25,明显高于各组的左眼值和空白对照眼的156.31±4.00、155.26±3.49、158.61±4.58,且离焦Ⅱ组右眼IRBP表达量低于离焦Ⅰ组右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自身对照眼及空白对照组相比,离焦Ⅰ组和Ⅱ组右眼视网膜IRBP蛋白表达下调;RT-PCR检测表明,离焦Ⅰ组和Ⅱ组右眼视网膜IRBP mRNA表达减少,与自身对照眼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IRBP的表达变化可能在豚鼠离焦型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