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09年第04期

Thapsigargin防治兔眼后发性白内障的研究

姬红培;吴明星

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 细胞凋亡, 晶状体上皮细胞, Caspase3, thapsigarigin
摘要:目的 探讨thapsigargin(TG)对兔眼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影响.方法 所有兔眼均行晶状体囊外摘出术.术后实验组(右眼)晶状体囊袋内分别注入0.1mL TG(A组:0.3μmol/L;B组:1μmol/L);对侧眼(左眼)注入含相同溶剂的BSS液.术后第1、3、7、10、15、35d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的炎症反应及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情况.术后第35d,Odrich法评估中央区后囊膜混浊程度.摘除眼球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μmol/L TG组兔眼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明显受到抑制,但存在明显的术后早期眼前节炎症反应(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混浊等),于术后第15d左右消退.0.3μmol/L TG组眼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形成后发性白内障的时间较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所有兔眼均未发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1μmol/L TG组兔眼后囊膜区存在增生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结论 高浓度TG能够延缓兔眼后发性白内障的发展,但早期炎症反应较重,毒性反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