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
青少年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屈光度的关联性分析
背景脉络膜厚度与屈光不正有一定的联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屈光不正发病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与屈光度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收集2012年6-8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屈光参差患者40例,按年龄分为6~13岁组和14~21岁组.巩膜在13岁基本发育完全,巩膜的发育对脉络膜厚度有较大的关联,因此分2组观察不同年龄段的脉络膜厚度与屈光......
作者:徐洋涛;刘泉;杜嗣河;秦嘉敏;刘杏;王丹阳;刘曼丽 刊期: 2014- 06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Gas6和SDF-1的检测及意义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研究表明生长停滞特异性基因产物6(Gas6)/TAM系统参与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而2型糖尿病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但血清Gas6/TAM系统和SDF-1是否参与DR的发生尚不明确.目的比较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血清Gas6和SDF-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DR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队......
作者:曹艺;安美霞;许汉春;李雁;鲁志卿;桑璇;刘彦利 刊期: 2014- 06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手术对老年人优势眼的影响
背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其手术后优势眼的变化与患者视觉质量呈明显相关,但白内障术后患者优势眼的变化与视力改变的关系研究较少.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白内障手术对老年人优势眼的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7例,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患者按标准对数视力表佳矫正远视力分组,双眼间视力差......
作者:邢潇英;祝雪宁;喻芳;李瑾;赵云娥 刊期: 2014- 06
-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残余散光的研究现状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流术式,但存在术后残余散光的问题,影响患者术后裸眼视力的提高.减少术后残余散光已成为目前眼科医师追求的目标.术后残余散光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与术前即存在的角膜散光和手术源性散光有关.散光型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其特殊原因,了解残余散光的形成原因可为减少其形成提供方法.就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
作者:杜兴 刊期: 2014- 06
-
晶状体蛋白的外消旋化及其在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外消旋化是老年人晶状体蛋白中重要的翻译后修饰类型.多项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α-、β-及γ-晶状体蛋白中的部分L型氨基酸残基倾向于通过外消旋化反应转化为D型氨基酸残基,导致晶状体蛋白的构象改变,聚合形成的大分子蛋白质在晶状体核区和皮质中逐渐积累,晶状体蛋白失去了原有功能而不能维持晶状体的透明度.外消旋化在晶状体蛋白年龄相关性改变中的效应和参与程度,及其对白内障发生与进展的具体机制都值得进一步研......
作者:张可可;竺向佳 刊期: 2014- 06
-
眼内色素在眼部药物传递中的作用
眼内色素主要存在于葡萄膜(包括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它能与很多不同类型的药物结合,如抗生素、麻醉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和抗疟药等,结合的关键在于药物的酸碱度和脂溶性.通过研究药物在不同给药途径中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发现眼内色素与药物的结合在眼部药物传递中起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药物在组织中的初始浓度,而且色素与大部分药物的结合是可逆的,使得药物可以从色素......
作者:兰碧菲 刊期: 2014- 06
-
α-晶状体蛋白对维持晶状体透明性的功能研究进展
α-晶状体蛋白是眼晶状体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由小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αA-晶状体蛋白和αB-晶状体蛋白组成.α-晶状体蛋白具有分子伴侣活性,还有调控细胞周期、增强基因组稳定性、防止压力诱导性细胞凋亡的作用.α-晶状体蛋白相关基因突变常引起遗传性白内障,是目前儿童盲的主要原因,而α-晶状体蛋白的多种改变可导致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了解α-晶状体蛋白的功能有助于理解晶状体的发育及其正常功能的维持,为预防及治疗......
作者:王琦玮 刊期: 2014- 06
-
连续双眼白内障手术人工晶状体选择的进展
双眼白内障在短期内先后进行手术在临床上多见,但连续双眼白内障的手术时机以及是否需要根据第一眼的屈光误差来调整第二眼人工晶状体(IOL)的计算是眼科医师容易忽略的问题.尽管手术技术、IOL材料以及IOL计算公式的改进使手术前IOL度数预计与术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越来越小,但仍有5%的屈光误差大于±1D.利用第一眼的屈光误差值计算第二眼的IOL方法,通过第一眼的预测误差进行50%的调整可以明显的提高第二......
作者:张永康;张宸 刊期: 2014- 06
-
关注先天性白内障的疾病相关基因研究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期视力损害的首要病因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相关基因的研究从致病基因定位及突变的筛查,逐渐发展到致病基因突变的机制探索.围绕先天性白内障相关基因研究的主题,本文着重对晶状体蛋白、缝隙连接蛋白、主要内源性蛋白基因等常见候选基因对白内障影响的机制进行归纳,并对先天性白内障相关基因在眼球发育过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表观遗传学等其他领域的拓展研究进行阐述与展望......
作者:姚克 刊期: 2014- 06
-
无锡市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和手术情况调查
背景白内障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中国白内障患者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目的调查无锡市5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白内障患者手术覆盖率及白内障患者的社会负担率.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无锡市滨湖区28个调查点50岁及以上人群共6722名居民,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眼部检查,统计该人群中白内障的患病率及手术覆盖率,评估白内障患者的视功能.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学准则,......
作者:栾兰;姚勇;傅东红;朱靖;谢田华;殷丽;邵珺;储兆东;禹倩倩 刊期: 2014- 06
动态资讯
- 1 微小RNA-181a与视网膜节细胞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注中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 2 先天性无虹膜患者Pax6基因突变筛查
- 3 全氟化碳液体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 4 萎缩眼球巨大结膜植入性囊肿一例
- 5 大鼠结膜囊成纤维细胞TGFβ2特异性siRNA的筛选及其载体构建的研究
- 6 第五届全国眼科激光学术会征文通知
- 7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一例
- 8 线粒体DNA参与蓝光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
- 9 BIGH3基因的Arg555Trp突变引起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 10 兔眼玻璃体腔注射替考拉宁眼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11 阿法根治疗视网膜缺血损伤的实验研究
- 12 LASEK与Epi-LASIK角膜上皮瓣细胞培养及增生能力检测
- 13 氯离子通道阻滞剂对人RPE细胞增生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 14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辨色力的变化
- 15 北京市德胜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远程筛查系统的应用
- 16 颧骨骨折合并眶底损伤早期整复的临床观察
- 17 近距离阅读附加双焦点眼镜对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的研究
- 18 肌动蛋白药物对小梁细胞的作用及对房水引流的影响
- 19 眼前房发现马来丝虫微丝蚴一例
- 20 光动力学治疗角膜新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