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年第8期文章
  • miR-204调控眼科疾病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体内、长度为20~25个核苷酸、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单链RNA,参与机体的各种生命进程,包括细胞的生长、分化、增生、凋亡和自噬.miRNA-204-5p(miR-204-5p)是由位于染色体9q21.12上的TRPM3大内含子6表达.研究发现,miR-204在角膜损伤愈合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亦能够保持静止状态下血-视网膜屏障的稳定,并且在人小梁......

    作者:徐琰瑛 刊期: 2017- 08

  • 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婴幼儿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严重危害患儿的视力、眼球,甚至生命.RB起源于视网膜胚胎发育阶段,其发生和发展与人类第1个分离克隆的抑癌基因RB1密切相关.RB12个等位基因的失活是RB发生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RB相关基因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发现,RB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存在RB1基因突变外,还存在许多染色体层面的改变,癌基因MYCN、鼠......

    作者:余天 刊期: 2017- 08

  • 微小RNA与视网膜发育相关性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NA)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性质稳定的RNA,通过与目的mRNA的部分互补序列碱基互补配对而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动物、植物的基因表达及抑制蛋白质合成.目前发现在视网膜中表达的miRNA有200多种,miRNA对基因的表达调控影响了视网膜的正常发育,与神经视网膜的发生、视网膜光感受器的分型及正常数量维持、神经节细胞的存活及轴突生长、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发育均有密切联系.此外,miRNA的调......

    作者:刘晓晨 刊期: 2017- 08

  • 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相关前体mRNA剪接因子研究进展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并具有显著的遗传异质性.前体mRNA(pre-mRNA)的剪接是指在剪接体的催化作用下,将基因初始mRNA中的内含子去掉并将外显子拼接的过程.在目前已发现的80多个RP致病基因中,有8个(PRPF3、PRPF8、PRPF31、PRPF6、PRPF4、SNRNP200、RP9和DHX38)在全身广泛表达并与前体mRNA剪接相关,然而这些基......

    作者:夏韦艺 刊期: 2017- 08

  • DNA甲基化在晶状体发育及白内障中的研究进展

    表观遗传学是指基因碱基序列在未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调控基因表达的一门学科,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其中DNA甲基化沉默基因的表达是表观遗传学重要的调控机制.DNA甲基化状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晶状体发育异常及白内障形成由多种致病因素决定,其中包括环境因素.因此,研究DNA甲基化在晶状体发育及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尤为重要.本文就近年来DNA甲基化在晶状体发育、年龄......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 08

  • 双眼先天性黄斑缺损伴先天性白内障诊疗一例

    患者,男,11岁,因自幼双眼视物不清就诊.患者既往体格健康,单胎足月顺产,无相关疾病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眼科检查:双眼眼球水平震颤,右眼裸眼视力0.04,验光配镜-8.50DS/-2.00DC×5°→0.1,左眼裸眼视力0.05,验光配镜-10.001DS/-2.00DC×5.→0.05;右眼眼压23mmHg(lmmHg=0.133kPa),左眼20mmHg.双眼前节未见异常,晶状体表现参照L......

    作者:吴鹏;姜雅琴;孙先勇;黄旭东;刘翠花 刊期: 2017- 08

  • X连锁先天性眼球震颤一家系致病基因研究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是一种出生后3~6个月出现的非自主性、节律的眼球往返摆动.眼球震颤可以是水平、垂直、旋转方向,或者2种震颤方向的组合[1].患者少有眼球本身或视觉传导通路上的器质性病变.眼球震颤可导致多数患者的视力下降,为克服眼球震颤,一些患者可采用双眼集合,面向一侧转动,下颌内收、上举或头向一侧倾斜等代偿头位来提高视力,但长期会引起颈部的骨骼和肌肉发育异常.......

    作者:汪洋;张黎 刊期: 2017- 08

  •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虹膜睫状体肿瘤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常见的眼前节肿瘤包括上皮囊肿、虹膜睫状体黑色素瘤和转移性肿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仔细的临床病史询问和眼部检查进行诊断[1],其中超声检查已成为用于确定肿瘤大小及其周围结构改变不可或缺的工具.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CT,超声检查还可确定恶性肿瘤斑块放射治疗的范围.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是一种在高分辨率下可对眼前节组织结构进行一定深度检查的......

    作者:王兆瑞 刊期: 2017- 08

  • 遗传性眼病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中应重视临床表型的评估

    一代测序(Sanger测序)技术可对候选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其测序读长较长,准确性高,是过去三四十年里常用的基因突变分析方法,但因其存在测序通量小及成本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疾病及大样本量基因突变分析中的应用.二代测序(NGS)技术是2005年以来发展起来的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基因测序技术,测序通量高,费用较低,自动化程度高,为遗传性眼病的基因诊断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实际上,单基因遗传......

    作者:李杨 刊期: 2017- 08

  • 西藏藏族自治区眼科医疗资源现况调查

    背景眼科医疗保健体系的不断完善是防盲治盲工作的有力保障,但目前西藏自治区的眼科医疗资源分配情况仍不能满足当地防盲治盲工作的需要.了解西藏地区眼科医疗资源现状有助于当地合理分配紧缺的医疗资源,推进防盲治盲工作的开展.目的对西藏自治区的眼科医疗资源分配进行调查,为尽快建立该地区的眼科医疗保健网络和有效提供资源供给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组于2016年4-6月面向西藏藏族自治区各级医疗单位眼科科室负责人和眼......

    作者:旦增仁青;黎晓新;次旦央吉 刊期: 201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