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
PCNA在不同年龄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不同年龄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探讨白内障术后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与后囊混浊的关系及儿童后发性白内障高发的原因.方法按年龄段分为小儿组(......
作者:高丹宇;李鹏;李昆 刊期: 2003- 02
-
近视眼患者角膜后表面地形图的研究
目的了解近视眼患者角膜后表面形态,建立相关参数,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筛选病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系统对484例近视眼患者进行检测,分为0~-2.75D,-3.00~-6.00D,-6.25~-9.75D,-10.00~-14.75D,-15.00D以上,共5组.得出角膜后表面地形分布情况,建立相关参数,并对后表面参数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组角膜后表面......
作者:黄国富;杨斌;王铮;张醇;吴君舒;儇俭环;李春满 刊期: 2003- 02
-
超声角膜测厚仪和Orbscan测量LASIK术后角膜厚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的方法测量LASIK术后角膜厚度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分别用美国DGH4000型超声角膜测厚仪和Orbscan-Ⅰ眼前节系统测量LASIK术后3个月以上的患眼角膜厚度,各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并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角膜测厚仪测量值平均为(445.66±32.16)μm,Orbscan测量值平均为(395.50±38.50)μm,两者相差(50.17±15.27)μm,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许琛琛;王勤美;余野;倪海龙 刊期: 2003- 02
-
正常人多焦图形视网膜电图的特征
目的检测正常人多焦图形视网膜电图(m-PERG)特征.方法20只正常眼,罗兰视觉电生理仪行m-PERG检查,重复测试5次.记录波形成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1、N1波:第1至5环间的振幅密度值逐渐下降(P0.05),颞侧视网膜的峰时较鼻侧延长峰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4个象限间的振幅密度值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N1波峰时:颞上较鼻上、鼻下象限,颞下较鼻上、鼻下象限延长(P......
作者:杨蕾;严良;丁琦;陆豪 刊期: 2003- 02
-
脱位人工晶状体的手术处理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8例18眼人工晶状体脱位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单纯复位、更换和取出人工晶状体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悬韧带离断和玻璃体脱出是人工晶状体脱位的主要原因.18眼中12眼单纯复位成功,获得稳定的睫状沟固定;4眼更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1眼行睫状沟缝合固定;1眼取出人工晶状体后未再植入.随访1.5个月至3年,除1眼无晶状体眼外,术后矫正视力均≥0.......
作者:何守志;王风翔;李朝辉 刊期: 2003- 02
-
双侧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
目的观察双侧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R)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方法将245例患者进行视力、外眼常规、FFA检查.结果在245例CSR中,有54例主诉眼与对侧无症状眼都患CSR,双眼发病率占22.04%,病理改变在黄斑及黄斑周围出现不同形态的渗漏斑点.结论CSR患者,在进行主诉眼检查的同时也应仔细检查对侧眼,FFA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有较重要的意义.......
作者:辛宝莉;刘苏冰;聂晓丽;唐秀侠;王江澜;侯莹 刊期: 2003- 02
-
眼眶皮样囊肿125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联合应用超声、CT、MRI对眼眶皮样囊肿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以术前得出正确诊断.方法利用15年期间诊治的眼眶皮样囊肿125例做回顾性分析,对比各种检查结果的特征.结果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T、MRI均可发现病变.超声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的声学性质和内部血流情况;CT能够准确定位,并且在揭示继发改变,如骨增生、骨缺失等方面优于超声;MRI可清楚地显示肿物颅内或颞窝蔓延.结论联合应用超声、CT......
作者:张虹;宋国祥 刊期: 2003- 02
-
Orbscan系统对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状态研究
目的通过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状态的研究来了解Orbscan-Ⅱ系统的应用范围及价值.方法应用角膜曲率计和Orbscan-Ⅱ系统对青年组400眼和老年组100眼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及术前、术后角膜曲率的变化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术前角膜曲率计和Orbscan-Ⅱ测量角膜前表面曲率的值基本一致;老年组角膜前表面曲率高于青年组;老年组与青年组角膜后表面曲率基本一致,中央点值-6.73~-6.82D,高点值-7.04......
作者:杜之渝;郑晴;陈曜;张大勇;郭红;尹宏民 刊期: 2003- 02
-
深层巩膜切除联合Healon GV注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目的观察深层巩膜切除联合玻璃酸钠(HealonGV)注入对开角型青光眼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19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深层巩膜切除联合浅巩膜瓣下HealonGV注入,术后观察视力变化、眼压、前房反应和滤过泡情况.结果术前眼压为(27.6±8.1)mmHg,术后3个月为(15.2±4.7)mmHg,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平均眼压下降幅度为44.9%(12.4mmHg).术后发生浅......
作者:刘文斌;温耀春;孙思勤 刊期: 2003- 02
-
不同植片在光学性角膜移植的远期屈光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植片的光学性角膜移植术的远期屈光变化.方法对圆锥角膜,病毒性角膜炎,外伤性、霉菌性等所致的角膜白斑,角膜营养不良采用不同大小的角膜植片行穿透角膜移植手术;术后随访10个月至8年,平均48个月.结果角膜植片≤7mm与>7mm的角膜植片的两组术后散光发生率以小植片组为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角膜散光轻微不影响视力者24眼(30.8%),散光明显者54眼(69.2%),......
作者:周宏健;林赛萍;何光辉;吴国海;陆斌;王骥;毛伟;周雨声 刊期: 2003- 02
动态资讯
- 1 醛糖还原酶与糖尿病性角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 2 11β-HSD1及皮质类固醇受体在兔糖皮质激素性高眼压模型睫状体组织中的表达
- 3 角膜碱烧伤中白介素-1与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4 自家血注射治疗青光眼术后低眼压疗效观察
- 5 M2程序和自定义低视力黄斑视野检查在白内障视功能评估中的意义
- 6 内界膜剥除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研究进展
- 7 血小板反应蛋白在眼部的研究进展
- 8 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术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价
- 9 静脉注射环丙沙星在人眼房水内的渗透性观察
- 10 近视性屈光参差对双眼视功能参数的影响
- 11 干眼动物模型与干眼药物研发
- 12 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168例临床分析
- 13 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与过氧化氢诱导白内障形成研究
- 14 丝裂霉素C诱导PRK后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15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与眼部新生血管
- 16 用异种巩膜作外垫压材料行视网膜脱离手术随访13年二例
- 17 黄芪多糖对急性高眼压诱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 18 半导体激光在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 19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眼科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20 贝伐单抗联合曲安奈德与单独贝伐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