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视力损害的关系
背景部分高度近视患者在出现眼部并发症的形态改变之前就可表现为视功能的改变,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与其是否相关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厚度与视力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连续病例观察研究设计.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接受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132例245眼,近视等效球镜为-6.00~-20.00D.所有患者均接受佳矫正视力(BCVA......
作者:张丽;周跃华;张晶;郑燕;胡雅斌;张秋露;柳静 刊期: 2013- 12
-
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及玻璃体中的变化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因视网膜缺血导致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严重威胁患者视力.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EGI/TL1A)作为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目的检测VEGI/TL1A及其相关因子在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中的变化.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确诊为DR的患者55例,按照中国眼底病学组制定的DR分期标准分为......
作者:陈庆中;张静楷;黄利明;颜华 刊期: 2013- 12
-
儿童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的角膜内皮状态评估
背景配戴角膜塑形镜可通过非手术方式治疗和延缓近视儿童屈光度的进展,但长期佩戴对角膜组织的影响值得研究.目的观察儿童长期佩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纳入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儿童76例150眼,近视儿童每日夜间佩戴角膜塑形镜8~10h,分别于配戴前,配戴后3、6、12、24个月用角膜内皮细胞显微镜测量戴镜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
作者:栗莉;亢晓丽;王方;李艳红;赵莼 刊期: 2013- 12
-
视知觉学习的时间进程及其与睡眠的关系
视知觉学习是指通过反复训练视觉任务而使知觉表现获得改善的现象.经典的视知觉学习进程表现为起始快速上升、后逐渐缓慢提高的“渐近线”式的过程,该过程涉及“临界训练量”和学习规则对知觉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效果的记忆性巩固、干扰现象以及睡眠在其中所起到防止干扰和促进巩固作用.对视知觉学习的上述内容进行系统介绍,并从应用角度探讨知觉学习治疗弱视的策略.......
作者:赵武校;刘伟民;蓝方方 刊期: 2013- 12
-
Leber先天性黑矇致病基因及相关临床表型研究进展
Leber先天性黑矇(LCA)是导致先天性盲的主要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具有遗传异质性与临床表型多样性的特点.近年来其分子遗传学研究成为国内外热点,相继明确了20个与LCA相关的致病基因.多项研究表明LCA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存在关联,了解不同致病基因对应的临床表型特点有助于致病基因的筛查.就当前发现的LCA致病基因、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特定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咨询.......
作者:王淑然 刊期: 2013- 12
-
稳定性自然杀伤性T细胞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研究证实,自然杀伤性T(NKT)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但NKT细胞在调控系统调节致病性辅助T(Th)细胞方面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h17细胞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有关,与以往的研究认为Th1、Th2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主要作用的结果有所不同,Th17亚群的作用可能比Th1更为重要.无论体外研究还是体内研究,稳定性NKT(iNKT)细胞都能抑制......
作者:赵圣亚 刊期: 2013- 12
-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现状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是50岁以上人群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病变,以突发、单眼、无痛性视力下降为特征.多种治疗方法被尝试用于治疗NAION,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迄今为止尚无一种治疗方案被证实明确有效.近年的一项非随机前瞻性研究显示,患者急性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可改善视力和视野,减轻视盘水肿,然而其确切疗效仍待证实.对于NAION患者进行的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抗血管内皮生长因......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 12
-
主视眼的形成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自Porta提出主视眼的概念以来,有关此领域的研究在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十年来通过大脑视皮层的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实,主视眼的形成与主视眼柱、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aCaMKⅡ、神经突触以及基因有关.目前,眼科临床对主视眼的认识逐渐加深,并开始应用于验光配镜、准分子激光手术以及白内障手术等领域.就近年来主视眼的形成机制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万博 刊期: 2013- 12
-
关注眼内散射光对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白内障患者对术后视功能的期望越来越高,不仅要有良好的视力,而且要求满意的视觉质量.人工晶状体(IOL)眼散射光的大小成为评价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重要参数,患者术后一系列异常闪光感现象的出现均与其相关.IOL植入术后,引起IOL眼散射光增大的因素主要包括IOL的材质、IOL边缘设计、手术操作及后发性白内障(PCO)和瞳孔直径的影响.围绕关注眼内散射光对IOL眼视觉质量的影响,从......
作者:汤欣 刊期: 2013- 12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背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提示DNA损伤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11例和正常对照组受试者147名均来自“江苏眼病研究:阜宁县2011年眼病流行病调查”人群,两组人群的年龄均为50~80岁,组间性别构成比及年龄均......
作者:管怀进;苏舒;蒋胜群;张俊芳;朱蓉嵘;刘必红;梁从凯 刊期: 2013- 12
动态资讯
- 1 小梁和巩膜切除术联合睫状体上腔引流治疗无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青光眼
- 2 角膜缘干细胞培养液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 3 氧化损伤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 4 纤溶酶K区缺失突变体玻璃体腔注射对光化学诱导大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溶栓作用
- 5 炎症和老化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作用
- 6 晶状体上皮细胞中骨连蛋白的研究
- 7 CD44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 8 视神经夹持损伤模型大鼠视网膜和视神经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 9 丝素膜移植兔眼睑原位重建的研究
- 10 NY-ESO-1 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 11 萎缩性黄斑变性的眼底自发荧光特征
- 12 青光眼患者昼夜节律改变的研究现状
- 13 STZ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模型的评价
- 14 声速调整法在硅油填充眼眼轴测量中的应用
- 15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的临床观察
- 16 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规律的临床研究
- 17 16S rRNA基因序列法对30例泪囊炎致病细菌的鉴定
- 18 应用经瞳孔温热疗法光凝兔眼视网膜即刻组织学观察及凋亡细胞检测
- 19 新型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20 泪腺上皮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