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3年第4期文章
  • 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的临床观察

    背景随着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发展和进步,探索在更小切口下安全、有效地摘出混浊晶状体的手术方式,从而减轻术中组织的损伤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目的探讨1.8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系列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2年4-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2例32眼,其中Ⅱ级核者8例8眼......

    作者:崔巍;刘志英;高伟;路强;马晓程 刊期: 2013- 04

  • 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内散射光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背景视力检查是传统的评价视觉质量的标准,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仅用视力指标评价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是不全面的,因此对比敏感度、眼内散射光等相关指标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评估的临床应用中.目的应用C-quant散射光仪测量不同类型白内障眼内散射光值,探讨白内障形态与人眼视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0例80眼,根据LOCSⅢ评分标准......

    作者:邢晓杰;汤欣;宋慧 刊期: 2013- 04

  • 后发性白内障治疗前后对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移动度的影响

    背景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使1CU可调节人工晶状体(1CUAIOL)的拟调节力及远近视功能明显下降,影响其远期临床效果.目前国内外关于后发性白内障对IOL眼内移动度的影响及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后是否可恢复IOL眼内移动度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后发性白内障及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对1CUAIOL眼内移动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试验设计.收集因单纯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联合1......

    作者:李姝燕;张敏;杜驰;温秀媚 刊期: 2013- 04

  • 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角膜规则性的影响

    背景白内障手术诱发干眼的发病机制除切口对角膜神经纤维的影响外,可能还与手术改变角膜的规则性有关.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角膜前表面规则性改变及泪膜和角膜散光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46例5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其中30例30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16例2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于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测量......

    作者:张富存;瞿佳;徐栩 刊期: 2013- 04

  • 非恒定像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期视觉质量评价

    背景白内障手术目前已经由单纯挽救视力的手术发展为屈光性手术,因此视力不再作为术后惟一的评价标准,目前研究更多的关注在术后的视觉质量上.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通过降低人眼的球差提高视网膜的成像质量.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联合非恒定像差非球面IOL植入术后3个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0例42眼,分别植入XL-StabiZ......

    作者:李红惠;赵娟;王俐泓 刊期: 2013- 04

  • 细胞外基质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量的研究发现,细胞外基质(ECM)在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形成过程中亦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学者对多种ECM的成分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纤维连接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胶原蛋白、基膜聚糖、骨桥蛋白(OPN)、核心蛋白多糖、透明质酸、波形蛋白等,每种ECM成分以其不同的作用机制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通路引发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生物学......

    作者:张艳艳;刘红玲 刊期: 2013- 04

  • 硫氧还蛋白在眼部疾病发病中的保护作用

    硫氧还蛋白(TRx)是一种广泛表达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内源性蛋白质,其活性位点的邻位双巯基使其具有强大的还原活性,能有效还原蛋白质-蛋白质二硫化物,对于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的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TRx具有多种功能,对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包括眼部疾病.TRx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疾病以及视神经疾病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研究对上述疾病过程中T......

    作者:刘擎 刊期: 2013- 04

  •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在后发性白内障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后发性白内障(PCO)是现代白内障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白内障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生、迁移、上皮-间质转化(EMT)、胶原沉积、残留LECs向晶状体纤维的再生和转化是形成PCO的主要原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目前已知的与诱导LECs转分化和组织病理性纤维化关系为密切的细胞因子,许多研究已经证实Smad经典通路参与了TGF-β诱导的EMT过程,但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多条非......

    作者:陈晓云 刊期: 2013- 04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晶状体发育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是一组包含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的二聚糖蛋白,它们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在血管和淋巴管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中VEGF-A主要参与血管的发生过程,抑制VEGF-A的表达和作用可以起到治疗癌症和防治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目的.另外有大量的研究证明,VEGF受体-2(VEGFR-2)还可以在许多非血管组织的细胞中表达,并可能在这些细胞的分化与存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自胚胎期晶状体泡......

    作者:龙潭 刊期: 2013- 04

  • 手术治疗迟发型囊袋阻滞综合征疗效分析

    囊袋阻滞综合征(capsularblocksyndrome,CBS)是一类较罕见的与晶状体摘出术中连续环形撕囊相关的并发症,少数也可发生于白内障囊外摘出开罐式截囊或固定于睫状沟的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lens,IOL)白内障手术.其特点为环形撕囊口被晶状体核或IOL光学面机械性阻塞导致囊袋内液体聚积、浅前房,甚至可引起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BS可发生于术中、术后早期及术后晚期[1-2]......

    作者:俞江;徐晋 刊期: 2013-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