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眼科研究》,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本刊关注国内外实验眼科学发展动态,传播眼科基础研究重大进展,报道眼科实验研究成果及其临床应用,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临床眼科工作者。本刊国内发行于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我国各省份和地区,国外发行在东南亚、北美、西欧等地区的部分国家。本刊期待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016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989/R
邮发代号: 36-1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0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350.00
杂志荣誉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0160
- 国内刊号:11-5989/R
- 出版周期:月刊
-
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后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中心视网膜厚度相对变化与视力预后的关系
背景抗VEGF药物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相关研究均以治疗前后中心视网膜厚度(CRT)绝对改变(ACRT)进行分析,而对治疗后CRT相对于治疗前CRT(RCRT)或治疗前增厚的CRT减少程度(RCRTing)即相对变化量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DME患者行ranibizumab玻璃体腔注射后RCRT、RCRTing在视力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系列病例......
作者:韩月圣;魏文斌 刊期: 2016- 01
-
增生性DR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前后房水中VEGF和PEDF水平的变化
背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眼内新生血管形成,研究其病理机制有助于对PDR进行精准治疗,ranibizumab玻璃体注射是目前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的主要方法之一.目的研究PDR患者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对房水中新生血管形成相关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含量的影响,探讨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
作者:王云鹏;陈小红;陈梅珠 刊期: 2016- 01
-
视网膜小胶质细胞中Toll样受体在炎症性和缺血性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
Toll样受体家族(TLRs)是天然免疫模式识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和自身细胞损伤后释放的分子.TLRs可在视网膜的多种细胞中表达,包括小胶质细胞、Müller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感光细胞等,与相关配体结合后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特异性基因表达,上调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并促进炎性因子的分泌,发挥抗感染作用.此外,这些激活的炎性因子还可以通过调节相关血......
作者:徐文芹 刊期: 2016- 01
-
坏死性凋亡与视网膜细胞死亡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神经节细胞、光感受器细胞等视网膜细胞在维持视网膜和脉络膜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视网膜细胞的死亡是多种眼病引起视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坏死性凋亡是一种新的重要的细胞死亡途径.本文就坏死性凋亡的发现及其分子机制及坏死性凋亡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等多种视网膜疾病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视网膜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陆冰 刊期: 2016- 01
-
巨噬细胞极化与AMD的关系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世界范围内老年人群中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巨噬细胞在AMD的致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随着病程的发展,巨噬细胞根据微环境的变化转化为经典活化的M1型或选择性活化的M2型.在AMD进程中,M1/M2失衡可能是造成黄斑变性的原因之一.本文就AMD研究中的巨噬细胞极化现象进行总结,分别探讨巨噬细胞极化与干性AMD、湿性AMD及AMD相关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作者:刘芳;李加青 刊期: 2016- 01
-
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二例湿性AMD患者抗VEGF治疗及分析
患者1,男,70岁,以左眼视力下降3个月为主诉就诊,既往体健,眼科查体: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右:0.8左:0.12,眼压:右13mmHg(1mmHg=0.133kPa)左12mmHg.双眼前节未见异常.左眼底彩照、FFA、ICGA及OCT见图1.诊断为:左眼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
作者:樊小娟;朱姝妍 刊期: 2016- 01
-
湿性AMD抗VEGF治疗视功能延迟应答一例
患者,男,63岁,2013年6月因右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6个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就诊.就诊时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为右眼40个字母,左眼84个字母;眼压正常;双眼外眼及前节未见异常;眼底右眼可见黄斑中心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伴出血、水肿(图1A),左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
作者:高丽琴;焦璇;莫宾;张风 刊期: 2016- 01
-
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早期观察
圆锥角膜是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变薄且呈锥形向前凸起,造成高度近视和不规则散光的角膜病变.以往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keratoplasty,PKP)是治疗圆锥角膜的主要术式,但可导致散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及内皮型排斥反应,终导致植片失代偿[1].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deepanteriorlamellarkeratoplasty,DALK)可避免上述缺点.DALK是用供体的角......
作者:陆燕;余婷;段娴艺;曹茜;杨丽萍;陈祥菲;王春红;黄振平 刊期: 2016- 01
-
精准医疗时代的RP研究:发现与转化
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RP)包括多种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这种变性是由一系列不同的基因突变造成的,其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具有高度异质性.在过去25年来的研究中,半数以上的RP病例的致病基因已经确定,预测剩余的致病基因绝大多数将会在2020年以前得到鉴定.RP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进程的快速进展基于DNA测序技术及其相关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近期的2种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RP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前景,包括诱导多能......
作者:Yang Jing;Xiaowu Gai;Eric Pierce 刊期: 2016- 01
-
影响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AMD疗效的因素和对策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又称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是世界上老年人主要致盲疾病之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玻璃体注射疗法是目前治疗wAMD的主要方法.然而在长期的随诊中发现,部分患者经抗VEGF治疗后视力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下降,或视力提高后不能长期维持,因此眼科医师应该关注相关疗效的影响因素.影响wAMD疗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抗VEGF药物治疗wAMD的局限性......
作者:戴虹;卢颖毅 刊期: 2016- 01
动态资讯
-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通道与角膜新生血管的关系研究进展
- 2 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眼科中青年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 3 人正常晶状体前表面的非球面地形特征
- 4 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腱膜的病理改变
- 5 神经营养素在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方面的研究
- 6 外伤性眼内炎对眼免疫赦免状态的影响
- 7 内源性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青光眼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 8 AlphaCor人工角膜移植治疗兔角膜碱烧伤
- 9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内质网应激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 10 合理选择视网膜电图检查指标 客观了解内层视网膜的功能
- 11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效果分析
- 12 全国眼科临床合理用药专题讲座及研讨会征文通知
- 13 家兔PVR模型中玻璃体IL-1和TNF-α质量浓度的变化
- 1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双眼先后视网膜脱离一例
- 15 三种下斜肌减弱术对垂直斜视的矫正效果
- 16 2型糖尿病患者DR不同时期血浆钙卫蛋白水平的检测和比较
- 17 小切口同轴双侧劈核法在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的应用
- 18 一氧化氮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 19 结膜色素痣和黑色素瘤的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分析
- 20 结晶样视网膜色素变性研究进展